温州大学图书馆成立于2004年9月,是由原温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和原温州大学图书馆合并而成。图书馆拥有三个馆舍,分别是位于南校区的育英图书馆(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学院路校区的逸夫图书馆(建筑面积5669平方米)以及北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体建筑面积达到52,229平方米。图书馆不仅提供传统的服务,还配备了现代科技设施,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服务方式,营造出公园般的温馨环境,成为校园学术与文化的中心。

历史沿革

温州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10月成立的原温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最初名为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经历了多次变迁。1994年8月,得益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知名人士邵逸夫先生的捐赠和国家的投资,新建的逸夫图书馆落成并投入使用,设计藏书能力为58万册,配备有600个阅览座位和170个报告厅座位。2002年9月,随着温州高教园校区的启用,为了方便教学和科研,学院路校区设立了一个临时分馆,并通过网络与学院路校区实现互联互通。2004年10月,北校区图书馆开始运营,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

原温州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84年12月,最初的馆址位于蛟翔巷。1991年,台湾同胞何朝育、黄美英出资建造了学院路校区的一座图书馆,建筑面积为6300平方米。后来,随着学校迁至茶山,为了适应新的规模,学校投入8800万元资金,建设了南校区图书馆,占地面积为6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7,510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为120万册。两所学校图书馆合并后,南校区图书馆继续以育英命名,并在2006年11月9日将苏步青教授题写的馆名移至南校区图书馆前的巨大石头上。现在,育英图书馆已经成为高教园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组织架构

温州大学图书馆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图书情报工作队伍,共计105名在职人员。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59%,专科学历者占比32%,博士学位获得者1人,硕士学位或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全馆人数的93.3%。此外,图书馆还有3名正高级职称人员,8名副高级职称人员,41名中级职称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馆人数的49.5%。

馆藏资源

图书馆注重馆藏文献的建设和更新,以适应学校专业发展的变化。截至2015年12月,图书馆的纸质书刊藏量达到了268.8万册,其中包括3万多册外文图书和2,079种中外文纸质期刊。2004年至2007年间,每年新增的纸质图书量分别为148,536册、149,849册和153,762册。除了实体馆藏,图书馆还积极参与购买大型数据库等电子资源,目前已加入CALIS和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集团采购,拥有38种国内外数据库,包括17种外文数据库和16种中文数据库。此外,图书馆还收藏了超星、北大方正、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库等5种电子图书,共计147.5万册。

读者服务

图书馆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除了传统的服务,图书馆还致力于加强网络服务。自1997年起,图书馆开展了电子和网络信息检索服务,并在同年的10月建立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一级站,随后开设了电子阅览室,并于1999年5月接入校园网。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包括图书外借、书刊阅览、光盘检索、上网查询、资料复印、参考咨询、读者教育、馆际互借等。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图书馆还成立了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图书情报工作的业务指导咨询机构。

服务模式

为了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图书馆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了综合部、采编部、信息与技术部、流通部、阅览部等部门。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读者人数的增长,图书馆努力发掘潜力,改进服务模式,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设有多个阅览室和书库,全体员工秉持“读者至上”的理念,克服各种困难,采取减员增效措施,延长服务窗口的开放时间,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还实施了信息素养课外教育学分培训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素养技能,并将其纳入学生的课外学分评估体系。此外,图书馆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举办“温州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视频数据库宣传、普及、推广”活动,以及“温州大学读者协会·罗山读书会社科普及下基层”等活动,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硬件设施

温州大学图书馆重视硬件设施的改善和网络功能的强化。图书馆拥有11台服务器,存储容量达到137TB,采用了服务器虚拟化云平台和大型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支持300人同时在线进行网络查询、检索查询、借还书、资源检索等操作。图书馆还采用了LIBSYS最新版本的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环境,实现各分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有一个电子阅览室,总面积200平方米,配备80套云桌面终端,实现了实名认证上网和自动化管理,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图书馆还升级改造了大屏显示系统、门禁系统、监测仪、网络核心交换机等硬件设施,并增加了自助图书借还机、电子书借阅机、朗读亭、文化长廊、自助式阅读本借阅柜、电子存包柜等智能设备,提升了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数字资源服务

图书馆在保障传统借阅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各项服务能力。图书馆引进了发现服务、数字资源统计分析、新生入馆教育、预约服务等平台,推动了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图书馆还构建了分层分类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提高了用户的文献资源利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水平。图书馆拓展了学科评价、文献查证等学科服务领域,为学校的发展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

特色馆藏

温州市大学图书馆重视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已经建立了侨文化专题文献数据库、温州大学文库、温州地方文献数据库、民俗学文献与温州地域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等多个特色资源库。

参考资料

本馆介绍.本馆介绍.2024-08-21

数字资源.数字资源.2024-08-21

馆藏分布.馆藏分布.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