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纯
董纯,字德厚,出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是隋朝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的祖父董和曾任后魏太子左卫率,而父亲董升则是北周的柱国。董纯自幼展现出卓越的体力和骑射技能,曾在北周任职司御上士、典驭下大夫,并因参与平定北齐而获得表彰。随着隋朝的建立,他在政治和军事生涯中继续有所建树,最终因遭受诬告而在隋炀帝统治期间被处决。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董纯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祖父董和是后魏太子左卫率,而父亲董升则在北周担任柱国。董纯自小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力量和熟练的骑射技巧。在北周时期,他曾担任司御上士、典驭下大夫等职务,并因其在平定北齐过程中的贡献而被授予仪同三司的称号,并晋升为大兴县侯,封地达到八百户。
隋朝时期
隋朝建立后,董纯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先是被晋封为汉曲县公,随后又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并因军功晋升为上开府。在开皇末年,由于他的长期服务和显著成就,他被提拔为左卫将军,并改封为顺政县公。在隋炀帝继位后,董纯继续在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参与了平定汉王杨谅叛乱的行动,并因此获得了更高的荣誉,包括被授予柱国头衔以及顺政郡公的爵位。他还被任命为左备身将军,并获赐丰厚的赏赐。后来,他又转任左骁卫将军、彭城留守等职。
后期生活
在后期生活中,董纯因为与齐王杨暕的关系而受到了皇帝的质疑。尽管他解释了自己的行为是为了遵守先帝的遗命,但他还是被暂时免职,并被外放到汶山太守的位置上。然而,由于他在边境防御方面的表现,他很快就被调任为榆林太守,负责抵御突厥的侵袭。在此期间,他成功地击退了突厥军队的进攻。此外,他还参与了平定地方叛乱的工作,尤其是在对抗张大彪、宗世模等人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尽管如此,他仍然因为未能彻底消灭所有盗匪而遭到诽谤,并最终因此被判处死刑。
家族背景与关系
董纯的家族背景同样显赫。他的祖父董和曾经担任后魏太子左卫率,而父亲董升则是北周的柱国。这些家庭背景无疑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纯有一子名为董玉,他在隋朝时期担任扬州司马,徐泗密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董玉的后代也在唐代担任了重要的官职,如孙子董恭训成为海陵县令,曾孙董希令则成为了隆州西水令。
历史评价
《隋书》记载,董纯和吐万绪都是在当时的年代里凭借自己的功绩获得了高位的人。然而,董纯因为在晚年遭遇诬告而被杀害,这反映了隋炀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以及滥用刑法的现象。
参考资料
董纯.国学迷 .2024-08-14
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 .国学导航 .2024-08-14
旧唐书 卷一 本纪第一.国学导航 .2024-08-14
董纯.天水在线.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