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华鲮(拉丁学名:Sinilabeo decorus,英文名:Four-eyed Sleeper),别名桂孟加拉鲮、青衣、扁鲥、沉香鱼,是鲤科华鲮属的鱼类。其在黄河、小沟、水库、池塘里均能生活,喜居于岩石较多的地方,为江河底层鱼类。桂华鲮分布于澳大利亚、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中国等地区。
桂华鲮体侧扁,背腹缘隆起,尾柄高而短。吻端具微小而密集的珠星。口下位,呈弧形。下唇有深沟和下颌分离。下唇的外缘和内缘具肉质乳突。唇后沟短,在颏部中央中断。颏沟明显。吻须在较大个体已消失。口角须短小。眼中等大。鼻孔距眼前缘比距吻端为近。峡部间距稍小于口角距。鳞片中等大,胸部鳞片小。鲜活时体色青黑带绿,背部深,腹部黄白色,体侧鳞片中心有红点。各鳍浅黄色。固定标本体灰黑色,背部较深而腹部浅,每个鳞片有微黑外框,中央较淡,组成多数淡灰色直条。幼鱼沿侧线具一微黑色纵行条纹直达尾鳍基。
桂华鲮肉味细嫩,含脂量较高,是产区的重要食用鱼。其具有经济价值、开发养殖价值。桂华鲮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被列为无危(LC)。
外形特征
桂华鲮体长,稍侧扁,腹部圆,背腹缘隆起,尾柄高而短。吻端具微小而密集的珠星;吻长约等于眼后头长;吻皮下垂覆盖住上唇中部,边缘光滑。上唇与上颌不分离,紧贴于上颌外表,其侧端边缘具横纹,中段光滑,在口角处与下唇直接相连。口下位,呈弧形。下唇有深沟和下颌分离。下唇的外缘和内缘具肉质乳突。唇后沟短,在颏部中央中断。颏沟明显。吻须在较大个体已消失。口角须短小,一般存在于口角深沟内。眼中等大。鼻孔距眼前缘比距吻端为近。峡部间距稍小于口角距。鳞片中等大,胸部鳞片小。腹鳍基部具狭长腋鳞。侧线完全而平直,沿着体侧中线至尾柄中轴。背鳍无硬刺,外缘稍内凹,最长鳍条约为头长的1.1—1.3倍(体长100mm内的幼鱼其最长鳍条约等于头长),其起点在腹鳍前约3—4个侧线鳞的上方。胸鳍长约和头长相等或较短,第2根分枝鳍条为最长。腹鳍起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远。臀鳍末端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叉形,最长鳍条约为最短鳍条的2.5倍。下咽齿侧扁,齿冠斜截。鳃耙尖细,排列紧密。鳔2室,椭圆形,后室较粗,其长为前室的2倍。腹膜黑褐色。鲜活时体色青黑带绿,背部深,腹部黄白色,体侧鳞片中心有红点。各鳍浅黄色。固定标本体灰黑色,背部较深而腹部浅,每个鳞片有微黑外框,中央较淡,组成多数淡灰色直条。幼鱼沿侧线具一微黑色纵行条纹直达尾鳍基。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桂华鲮分布于澳大利亚、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地区。
中国分布
桂华鲮分布于中国的珠江水系,以西江和北江为多见。
栖息环境
桂华鲮在大河、小沟、水库、池塘里均能生活,喜居于岩石较多的地方,为江河底层鱼类。成熟个体群集于教流沙滩处繁殖。
生活习性
桂华鲮对各种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早上9时、下午4时左右或晚上9时前后,其成群游在水中岩石的上层或木排周围,铲食其表面固着物。铲食时,下唇紧靠岩石表面,尾鳍用力猛摆一下或几下,鱼体向前冲,下唇在岩石表面铲出一条“/”字或“S”形的口印,吃饱后又回深潭躲藏或在急水滩游动,泛江水混时,躲入深潭或清水小河、库湾处。到产卵季节,二、三冬龄成熟亲鱼就在滩上浅水回水角产卵,产卵时,雌雄鱼追逐。产卵场不固定,随水涨落有所变动,白天晚上均有产卵,卵金黄色,吸水性能小,属沉性卵。桂华鲮主食藻类、青苔、植物碎片及少量的浮游动物。
繁殖方式
桂华鲮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养殖方式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桂华鲮亲鱼3冬龄即可达性成熟。在5~10月份,亲鱼的性腺保持在Ⅱ期,这一时期营养的供给非常重要,关系到怀卵量多寡,11月份卵巢逐渐过渡到Ⅲ期。性成熟亲鱼精巢和卵巢基本上以Ⅲ期越冬,直至3月份才逐渐过渡到Ⅳ期。桂华鲮的绝对怀卵量1~3万粒,并随着个体增长而相应的增加。
性成熟的桂华鲮亲鱼,第二副性征不明显。雌雄鱼体色基本差不多,雌雄鱼头部两侧、尾鳍、臀鳍等处也没有出现珠星;但性成熟的雌鱼生殖孔跟雄鱼是不一样的,雌鱼生殖孔结构松弛,轻压生殖孔端部时,生殖孔会竖起来,呈倒立的漏斗状;而雄鱼生殖孔结构紧凑、凹陷,呈细管状,轻压生殖孔端部时并无变化。经过多次催产且成熟度较好的雌亲鱼卵巢轮廓会变得明显,腹部明显增大。
雌雄亲鱼的选取
亲鱼选取要求:①、雌鱼个体3冬龄以上,体重在1Kg以上,雄鱼个体3冬龄以上,体重0.5Kg以上。②、雌鱼选择腹部饱满,用手轻压松软度较好,鱼体腹部朝上有明显的卵巢轮廓,双手轻压腹部两端有左右移动感,轻压生殖孔突出且微红。雄鱼选择个体较大者,用力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人工催产
桂华鲮的繁殖季节为3月底至4月下旬。当水温接近20℃时,桂华鲮亲鱼的性腺发育非常快,卵子成熟几天就开始过熟,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催产。因此,根据气候和水温情况选择4月初进行桂华鲮的人工催产。催产的雌雄比例2∶1为好。桂华鲮催产水温20~26℃,最佳水温22~24℃。经多年的繁殖试验表明催产剂以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LRH-A2)、鲤鱼垂体(PG)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卵泡素)混合剂注射效果较好。桂华鲮催产剂的用量,应根据亲鱼的自身状况来决定,如是否初次产卵或性腺发育是否成熟而灵活掌握。对性腺成熟度好的(能挤出卵粒),剂量可适当偏低。对性腺发育比较差的,可适当偏高。桂华鲮的催产剂量一般按每千克体重用LRH-A2(5~10μg),HCG(500~1000Iu),PG鲤(1.5~2粒)。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胸鳍基本,注射采用二次胸腔注射法,第一针只注射雌鱼,雄鱼不注射,每公斤鱼体重用量为1-2ugLRH-A2;第二针距8~10h,雌鱼每千克鱼体重的剂量为LRH-A25ug+HCG500Iu+PG(鲤)1.5粒,雄鱼剂量减半。亲鱼在催产过程中始终要有适当的流水刺激,可通过抽水机在催产池一角抽水刺激。
人工授精
注射完催产剂后,将亲鱼放回催产池,一般催产水温在22~24℃时,效应时间为13h左右。注射最后一针13h后,要及时检查亲鱼,当轻压亲鱼腹部,雌鱼生殖孔有卵粒流出,卵粒大小整齐,分散,微粘性,直径超过1.6~1.8mm;雄鱼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即散时,即捕起雌雄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采用干法授精,精卵充分混合后用清水将受精卵清洗干净倒入孵化桶进行流水孵化。
孵化
孵化用孵化桶进行流水孵化,桂华鲮受精卵具弱粘性,属粘沉性卵,比重比水大,经流水冲洗后,受精不久粘性消失。该类型鱼卵适合于孵化桶微流水孵化。受精卵在孵化桶中水流量以能冲起卵粒、卵粒不堆积,孵化用水溶氧5mg/L以上为准。孵化后期,即卵子发育到尾牙期时,把卵粒移至水池进行静水孵化,水温20~28℃时桂华鲮孵化时间约为50~55h。在孵化过程中要用气泵不间断充气,保证水中溶氧量充足。稚鱼刚孵出时体长约8~10mm,体无色透明,卵黄囊较大,倒挂在腹部,较少移动,大部分聚集卧于水体底部。3d后开始平游并摄食,大部分集群于池边角,此时即可进行投喂,可投喂升索S1微型胶囊配合饲料或者蛋黄等,每天投喂三到四次。4~5d后稚鱼眼点和肠道逐渐明显,活动能力较强,这时可下池塘进行鱼苗培育。
物种保护
桂华鲮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被列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桂华鲮肉味细嫩,含脂量较高,是产区的重要食用鱼。其是珠江水系特有名贵江河土著经济鱼类,有着较好的开发养殖价值。
参考资料
桂华鲮.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06
Bostrychus sinensis.iucnredlist官网.2025-03-07
Bangana decora (Peters,1881).物种2000官网.2025-03-06
桂华鲮.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5-03-06
Sinilabeo decorus Peters.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