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南屏中路6号,坐落于沈阳理工大学校内。2006年11月,沈阳理工大学为充分发挥学校在兵工学科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学校对原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兵器陈列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充实和建设。2007年5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陈列馆”正式落成并对校内外开放。2008年3月,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以兵器为主的博物馆,是沈阳理工大学的特色之一。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由室内展馆和室外兵器广场两部分组成,室内展教面积约4000平方米,兵器广场展教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室内展馆主要展示常规武器装备、弹药、引信、古代兵器、军事器材和军事模型等;兵器广场主要展示坦克、火炮、导弹等大型武器装备。现有各类展品共计900余种、2000余件。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旨在利用学校兵工学科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自身科技信息服务优势,采用丰富多彩的多形式科普活动,把专业科技知识展现出来,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兵器博物馆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大力推动科普文化教育、开展特色科普服务,做好对外开放的接待工作,开展各种展教、科普、国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公众教育工作。
2009年4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先后被沈阳市科技局/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为“沈阳市科普基地”和“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12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1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2013年5月,被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5月,被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命名为“沈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6年5月,被共青团沈阳市浑南区委员会和沈阳市浑南区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联合命名为“沈阳市浑南区红领巾教育实践基地”;2021年,被命名为“辽宁省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2年3月,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科技部人才与科学普及司和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中的优异表现提出表扬,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发展历史
沈阳理工大学是一所拥有光荣革命传统、国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武器类专业的高等院校。
2006年11月,为充分发挥学校在兵工学科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彰显兵工精神,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学校对原装备工程学院兵器陈列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充实和建设。
2007年5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陈列馆正式落成并对校内外开放。
2008年3月,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
博物馆馆名由我国著名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专家、两院院士、沈阳理工大学名誉校长谢光选先生题写。
馆藏文物
全馆现有各类展品共计930余种、2250余件。馆藏兵器装备火炮、火箭、导弹、卫星、坦克、飞机、轻武器、炮弹、引信等430种,近千套件,其规模、种类在全国仅次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当时中国做了两颗卫星,一颗发射成功,另一颗就是这个备用卫星。这颗卫星有173公斤,外形为球形72体。这件展品被称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响尾蛇”导弹
导弹展区最显眼的还是立在最中间的一颗美制“响尾蛇”导弹,它的样子很瘦小,弹长约两米多,直径有半个巴掌大,它在历史上赫赫有名。“AIM-9响尾蛇导弹”在国内是不多见的,馆内这颗导弹制导系统已经拆除了,外壳都是真的,它善于近距格斗,体积小,重量轻,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被它击落的飞机有200多架。
这款导弹在尾翼处有4个滚轮,滚动时可发出声响,之所以叫它“响尾蛇”导弹,是因为仿照响尾蛇的特点,通过红外探测仪发现并追踪活动目标所辐射的红外线,以此来导引导弹飞向目标,导弹发射后,飞机即可离开,可自动跟踪目标。滚轮就像响尾蛇的尾巴,起到稳定尾翼的作用,增大命中率。
三八式步枪为手动步枪,在中国一向被俗称"三八大盖",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使用了整整40年。
“三八大盖”是日本军队常使用的武器,中国军民在战争中缴获此枪,并用这枪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建筑布局
兵器博物馆室内展馆主要由校史、学科成果展区和兵器陈列展区组成,展示各种军事器材和模型。
兵器陈列区主要有陆海空及轻武器展示区、炮弹及导弹展示区、火箭弹及工程兵装备展示区和引信展示区等。
展区利用大量详实的图片、实物及模型,运用多媒体及声、光、电技术展示了现代战争的场景,全面介绍了现代兵器的种类、性能、原理和相关知识。
陆海空及轻武器展示区
在陆海空及轻武器展示区中,展示了60毫米、80毫米、100毫米的迫击炮、82毫米无后坐力炮、122毫米榴弹炮等火炮系列及配套弹种。参观学习者可现场观看火炮装弹及发射过程演示。本展区共有实物展品81件,模型及仿真系列展品60件。
炮弹及导弹展示区
在炮弹及导弹展示区中,陈列有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前卫一号防空导弹发射器等,各种口径的高爆弹、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迫击炮弹、特种弹等。本展区展品235件,均为实物展示。
火箭弹及工程兵装备展示区
在火箭弹及工程兵装备展示区中,展示有穿甲弹中常用的零部件及122毫米系列火箭弹、40毫米到273毫米口径的各种火箭弹、火箭布雷弹、火箭破障弹、发射装备、火箭爆破器、各种地雷等72件实物展品。有长征系列捆绑式运载火箭模型10件。
引信展示区
在引信展示区中,按照引信所配用弹种的口径(小口径弹引信、中大口径弹引信)及配用弹种的种类(高爆弹引信、穿甲弹引信、破甲弹引信、碎甲弹引信、迫击炮引信、航空炸弹引信、深水炸弹引信、火箭弹引信等)和作用原理(触发式引信、近感引信和时间引信)系统地展示了各种弹种所配用的引信,全部为实物展示,共计113件。
同时,兵器博物馆下设隶属于辽宁省兵工学会的兵器研究会,定期开展兵工、军事知识专题讲座,为广大师生提供兵器科学学术交流平台。
室外展区--兵器广场
兵器广场展教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主要展示坦克、火炮、导弹、飞机等大型武器装备。
所获荣誉
2009年4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先后被正式批准成为“沈阳市科普基地”和“辽宁省科普基地”。
2009年12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命名成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2010年1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2013年5月被中共沈阳市委命名为“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用价值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是东北地区惟一的兵器博物馆,也是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外第二大兵器博物馆,建馆以来,兵器博物馆不断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能,拓展服务领域,发挥育人功能,大力弘扬兵工精神,现已发展成为集中体现我国国防工业和军事建设成就的“历史窗口”,成为一个集科普宣传、国防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是沈阳理工大学最亮丽的名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特别是受到了青少年学生的赞誉。
发展目标
兵器博物馆坚持“立足辽宁省、服务国防”的工作原则,发扬“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调整充实陈列内容,强化现代化展示手段,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为把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建设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博物馆而不懈地奋斗。
参观信息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每月第三周周六全天对外开放,节假日除外,团体参观需提前预约。
交通路线:沈阳市内乘坐152路、105路公交车在嘉华学校站下车。
276路公交车在沈阳理工大学站下车。
参考资料
博物馆简介.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2024-04-09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官博.新浪微博.2024-04-09
我校兵器博物馆被命名为“辽宁省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2024-04-09
我校兵器博物馆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沈阳理工大学.2024-04-09
学校兵器博物馆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中获得表扬.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2024-04-09
谢光选院士.中国科学院.2016-01-08
沈阳公交线路.沈阳公交网.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