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柚,广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安柚亲本源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村民唐延文家屋后的两株53年生柚树,由广安市广安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选育而成。龙安柚果实中大,果皮黄橙色,肉质脆嫩,汁多,少核或无核,11月上中旬成熟。具有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消食醒酒、降火等作用,对脊柱炎、便秘患者有较好疗效。

2008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安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树势中等,树姿半开张,树冠圆头形。枝条粗壮而软。叶片椭圆浓绿,翼叶倒卵形。花白色,花瓣4-5瓣。果实中大,长圆锥形或梨形,平均单果重1298.2克,果顶平正。

龙安柚果实中大,长圆锥形或梨形,果皮黄橙色,汁胞粉红色,肉质脆嫩,酸甜适度,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1.5-12%,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9-9.7克、酸0.93-0.95克、维生素c55-63毫克,少核或无核,11月上中旬成熟。具有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降血压、舒心血、祛痰润肺、消食醒酒、降火利尿等作用,对脊柱炎、脓肿疹、便秘患者有较好疗效。

产地环境

四川省地处内陆,这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广安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日照时数112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87.8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4%,无霜期长达332天。龙安乡境内土壤多属灰棕紫色土,矿物质营养较为丰富,土壤有机含量高,是柚子生长的适宜区。

历史溯源

龙安抽是1986年在四川省广安县选出。母树为1930年~1939年从外地引进,1995年保留的为1950~1959年从母树上高空压条获得的第二代母树。“八五”期间(1991~1995年)已推广发展到60余万株。

生产情况

2008年,亩产由1800个上升到3000个,增长67%,亩产值由9600元上升到22500元,增长134%;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650元。

2016年广安区龙安柚种植面积达到24.5万亩,挂果面积7.5万亩,产量11万吨、产值5亿元。

产品荣誉

1992-1994年,龙安柚连续3年获四川省优级果品称号。

1993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荣获金奖。

1995年,龙安柚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1997年,龙安柚获全国“双新”农博会金奖。

1992年-1999年,龙安柚连续五次获全国优质柚类评比金奖。

2002年,龙安柚获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称号,注册“吉友”牌商标。

2003年,白市柚获泰国龙果奖,在全国红肉型柚类中果实品质名列前茅。

2002年由省四川省农业厅授予“四川省第一批优质柚基地”。

2008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安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1年5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龙安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安市广安区肖溪镇龙台镇恒升镇石笋镇白市镇、白马乡、大安镇苏溪乡东岳镇花桥镇消河乡大有乡井河镇杨坪乡兴平镇悦来镇彭家乡协兴镇浓溪镇龙安乡崇望乡大龙乡官盛镇广门乡、枣山镇、广罗乡、化龙乡、方坪乡穿石乡、中桥街道办事处、观阁镇广兴镇前锋镇新桥乡代市镇、虎成乡、观塘镇护安镇、奎阁街道办事处等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文旦柚类地方品种。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450米,土壤类型为紫色土,质地沙壤土至壤土,土壤pH值5.5至7.0,有机质含量≥1.5%,土层厚度≥40厘米。

三、栽培管理。

⒈苗木培育:以酸柚为砧木,从品种纯正、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健壮母株上采集接穗进行嫁接繁殖。

⒉栽培技术:

⑴定植:9月至10月秋梢老熟后或2月至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容器苗或带土移栽苗不受季节限制。平地栽植密度≤495株/公顷,山坡地≤630株/公顷。

⑵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无机肥。成年树每公顷年施腐熟有机肥≥8万千克,无机肥施用量每公顷≤300千克纯氮

⑶整形修剪:树形为自然圆头形。修剪时以通风透光,合理负载,保持树势为原则。

⑷花果管理:采取疏花疏果措施调控产量,叶果比值≥200。

⒊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1月中、下旬果皮80%变为橙黄色时方可采收。贮藏果提前7天至10天采收。要求一果两剪。

五、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果形圆锥形或倒卵形,果顶凹陷、晕环较明显,果皮黄色或橙黄色。果肉脆嫩化渣多汁、色泽粉红,口感酸甜适度,微有苦、麻味,无核或少核。

物理化学指标:

⒊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龙安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安市广安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