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岗,海拔1891米,武夷山脉高峰。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形成各地气温差异很大。中、南部河谷盆地年平均气温在17.9~18.1℃之间,年平均气温仅8.4℃。温度垂直递减率为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减低0.49℃。
位置
五虎岗位于东南沿海丘陵与江南丘陵之间,东南沿海丘陵区低山占有较大比重,江南丘陵区则有较多的河谷平原。两者虽都有丘陵分布,但组成丘陵的岩石迥异,形态也不同。前者岩性复杂,形态多样;后者多为红岩丘陵,形态单一。五虎岗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挡北方冷空气的东侵,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南季风的西侵。使东西两侧的气候有较大的不同,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地质
组成五虎岗的岩石是各类火山岩和花岗石,两侧则有较多侏罗纪砂岩和白垩纪红色岩层。山区断裂构造发育,以北北东向断裂为主,著名的邵武市―河源深大断裂控制了五虎岗的走向,并奠定五虎岗的骨架。次要的断裂则有北西向和东西向两组。随山体的不断上升,溪流沿断裂不断下切,造成了高山深谷地貌,在北段表现尤为突出,谷深一般为200~300米,最深可达500米以上。
气候
五虎岗地处中亚热带,形成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21.3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