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猎犬(英文名:Chinese Chongqing Dog),是犬属狼种的家犬品种之一,又称邻薮犬、重庆犬等,原产于中国。该犬勇敢、机警、性格猛烈、行动敏捷,主要用于狩猎、观赏、护卫、比斗等,早期多为豪门望族眷养,是大户人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川东猎犬是一种中型犬。雄性川东猎犬体高约为40cm~55cm,体重17.5kg~35kg,雌性体高约为30cm~45cm,体重12.5kg~22.5kg。毛色通常有棕红色、棕褐色、深棕色和草黄色,白色与黑色较为少见,原产地视棕红色为上品。体形接近方形,身材紧凑,肌肉发达。头部较大、额方、嘴宽、多皱褶。四肢强壮有力,尾部直挺硬朗。
川东猎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江北区发掘的西汉墓群中发现了大量该犬的陶俑,墓门中的守护神也是该犬的图形。
名称由来
川东猎犬原产于中国重庆市及四川省东部的邻水县、大足区、合川县、广安县,主要用于狩猎活动,看家护院等。因地域和使用功能不同在民间有多种称呼,当地人称此犬为邻水狗、竹狗、合川狗、撵山狗、洞狗、广狗等等。
20世纪90年代初,经该犬玩赏家周光、李昌利、姜生明等先生到原产地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考证,并确认该犬均系同一犬种,只是体型大小、毛色、因地理差异而略有不同。因为此犬种当时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名称,养犬人家都是靠当地先辈口传所了解及称呼,就连本地人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犬种,是如何发展繁衍下来的,为了开发中国犬种资源,周光先生科学而简明地根据产地和主要功能命名为“川东猎犬”,并于1994年在《中国养犬》杂志第二期中推荐和宣传川东猎犬。
“重庆市犬”这个名字,是因20世纪90年代重庆地区该犬种研究者向犬界介绍此犬种而得名。“重庆”这个地名知名度相对较高,而“重庆犬”这个名字既涵盖了该犬种的地理和文化渊源,又不局限于看家、护卫、狩猎和伴侣的综合性功能,适合该犬种被大众认知与推广,故其英文名为汉语词类 Chongqing Dog。
选育历史
川东猎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0年4月20日在中国江北区发掘的西汉墓群中发现了大量该犬的陶俑,墓门中的守护神也是该犬的图形。川东猎犬早期多作为大户人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为当地豪门望族眷养。由于该犬性情猛烈,灵活机智,而且具有很强的斗性,在猎人用于狩猎活动中,发现该犬有着得天独厚的狩猎资质,因此开发而被猎人广泛使用,甚至还一度被当作斗犬来养。民国时期仅被少数军阀和豪门贵族用作狩猎与看家护院。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该犬数量急剧下降直至寥寥无几,幸而有川东猎犬养犬爱好者保存下来的部分优良犬种,使川东猎犬在面临绝迹的的边缘上有机会重新繁荣血脉,繁衍着后代。
形态特征
体型
川东猎犬属于中型犬,体形接近方形,身材紧凑,肌肉发达。成年公犬的肩高为40cm~55cm,体重为17.5kg~35kg;成年母犬的肩高为30cm~45cm,体重为12.5kg~22.5kg。
头颈部
该犬头大额方、嘴宽、多褶皱、上唇下垂约1cm,鼻吻较短,头顶至嘴呈倒梯形、嘴型方正。头型比例为耳前方至眼睛距离与眼睛至嘴前端约为3:2;前额皱纹呈两“川”字形或“王”字形。舌头有黑色点状或片状花纹。颈部粗壮有力,肌肉明显拱起。
躯干
前胸宽深,肌肉发达;背线平直至腰上线渐上凸,略呈弓形。腰部紧收,上提。体长与体高比例约为1:1。雄性腰部较雌性短些,故身形更接近正方形。前躯部分:正面观看两前肢间距较宽,肩膀与前臂的形态呈倒梯形,胸宽而深。肩胛骨与躯干骨骼结合紧密,肩与背结合处不可下陷。
前腿有力且骨量大,腕关节挺直而富有弹性,肘部紧凑而不松弛;前腿长度与体高比例为1:2,前足趾紧收呈圆形,趾甲黑色。后躯部分:后肢大腿肌肉强劲,弹跳有力,与后脚跟的侧面角度约为90°~150°;犬在静止状态时,跗关节至足跟与地面基本垂直。从后面观看,双腿平行垂直落地;后足无飞趾,趾甲呈黑色。
尾部
直挺而硬朗的尾部是川东猎犬独有的特征,其尾根粗圆并逐渐缩小至尾尖,直立呈“春笋”或“剑”形;尾尖自然高度不宜超过犬挺立时的耳尖;尾部的阳面(特别是后半截)应无毛;尾部后段有较明显的尾骨骨节凸起;肛门距尾根较近(肛门大而突出)。尾巴竖起时与体线几乎垂直,尾巴与体长比例为1:3,尾形笔直,不可向前弯曲。
被毛
皮毛短硬,颈腮部毛略密长;背毛相对稀疏。部分犬只幼年时会长出细软的附毛,成年后会逐步消褪;毛色为单色,有些个体在胸部有少量白毛为正常现象;毛色通常有棕红色、棕褐色、深棕色和草黄色,白色与黑色较为少见,原产地视棕红色为上品。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川东猎犬皮毛较南方的厚密。
分布范围
川东猎犬原产于中国重庆市及四川省东部的邻水县、大足区、合川县、广安县。
习性特点
川东猎犬勇敢、机警聪明,性格猛烈、行动敏捷,战斗欲望强烈、不拘束。优良的川东猎犬有饱满的精神状态,能够担负起护卫、比斗和狩猎的工作。走动时步态轻盈流畅,急步走动时前肢步幅阔大、身段平衡、不会上下及左右摆动,后肢具推动力,步伐矫健。川东猎犬鼻孔大而深具有丰富的嗅觉,从而可以从容的、精确的完成追踪任务,因此它也是一种多用途的犬。
繁殖发育
该犬6~8个月性成熟(公犬稍晚),生殖力可持续到9年,一年两次发情,妊娠期为58~63天,窝产仔数一般是4~6只,哺乳期为40天。
饲养用途
该犬性情猛烈,灵活机智,而且具有很强的斗性,在猎人用于狩猎活动中,发现该犬的狩猎潜能天赋不错,有着优秀的狩猎资质可以开发而被猎人广泛使用。正是这样,人们充分利用该犬的天性进行各种用途。在与猎物搏杀中该犬专咬猎物脖子,致使猎物短时间窒息而死。也由于该犬灵活机智、感官敏锐、猎取欲望强烈、性格凶猛、扑咬部位得当,一度被少数人训作斗犬使用。该犬的头部外貌奇特,头大、额方、嘴宽、多皱褶,极具观赏价值,该犬对主人非常服从、忠诚,对外来侵扰毫不让步,保护领地也是该犬的本能。
饲养照料
性格培养
川东猎犬是自然繁衍的犬种,有着强烈的原始性格。主人在对爱犬应给予赞扬和关爱的同时,也需要在必要时予以震慑。但切不可动辄打骂或粗暴训练,否则会使犬只丧失对主人的信心,甚至引起反抗。川东猎犬生性凶悍,要从小让其养成允许主人掰开嘴的习惯,否则成年后在清醒状态下,几乎没人能掰开它的嘴不利于日后进行身体检查或参加犬展。
日常活动
川东猎犬每天应有不低于30分钟的户外活动,公犬需要活动的时间更长一些。鉴于川东猎犬具有强烈的狩猎本能,外出活动时主人务必将犬控制好,不要让犬接触体型过小的宠物。
由于川东猎犬被毛较短,气温在0℃以上时,可以在户外生活,当气温在0℃以下时,川东猎犬需要在室内生活,但可以进行户外活动。雌性川东猎犬不宜群养。
犬种禁养
禁养是指依据法律规定,不允许养犬的情形。在中国,禁养犬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大型犬和烈性犬。川东猎犬在中国各地出台的养犬法规中都属于禁养犬种类,包括四川省以及深圳、兰州、长沙等城市。
参考资料
Canis lupus familiaris Linnaeus, 1758.ITIS.2023-07-14
530 Origin DNS Error.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