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隆
刘德隆(1942年——),字式龙,笔名武禧、老九,出生于北京,成长于苏州市。他是清末小说家和社会活动家刘鹗的曾孙。自1961年起,他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任教职,后来又在上海市长鸣中学和上海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任教。他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刘鹗及其代表作《老残游记》的研究上。此外,他还对中国古代文学、楹联教育以及诗文吟诵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2005年退休后,他继续居住在上海。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刘德隆在北京出生,童年时期移居苏州。1961年,他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先后在兵团石河子市子女学校、新疆兵团农八师一四四团中学等地任教。
工作经历
1980年,刘德隆回到上海市,加入上海市长鸣中学的教师队伍。1986年,他转至上海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专注于教师学历培训和职务培训工作,任职期间被授予副教授职称。在此期间,他获得了政府特殊津贴,并在1996年荣获曾宪梓教育教学二等奖。2005年,刘德隆正式退休。
学术贡献
近代文学研究
刘德隆是一位致力于近代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擅长于刘鹗及其作品《老残游记》的研究。他曾担任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整理项目《刘鹗集》的负责人,完成了该项目120万字的整理编纂工作,并因此获得“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除此之外,他还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许多被收录在日本的相关刊物中。他对太谷学派也有浓厚的兴趣,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
文学教育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刘德隆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在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开设了多种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文史工具书使用》《蒙学课本导读》《论文写作》《台湾香港文学》《楹联学习》和《诗文吟诵》,并在这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收藏爱好
刘德隆还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收集了《老残游记》的各种版本,数量超过200种。此外,他还珍藏着中国民俗音乐、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以及老辈文人的诗文吟诵录音。
社会职务
刘德隆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小说分会顾问,同时还是上海市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和杨浦区楹联学会会长。
参考资料
160余种版本的《老残游记》.搜狐网.2024-09-02
刘鹗别传作者 .平顶山学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2024-09-02
【活动】茂秦讲坛第十七期:刘德隆教授谈《“通才”刘铁云》.聊城大学文学院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