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迪兰战役
查尔迪兰战役(波斯语:جنگ چالدران,土耳其语:Çaldıran Muharebesi)发生于1514年8月23日,奥斯曼帝国在这次战役中击败了波斯萨非王朝,从而控制了小亚细亚半岛东北地区和伊拉克北部地区,巩固了东部边界。这场战役标志着奥斯曼帝国首次向安纳托利亚东部扩张,也阻止了萨非王朝向西扩张。然而这次战役却开启了两个伊斯兰教帝国长达41年的毁灭性战争,直到1555年两国签订了《阿马西亚条约》。在1639年的祖哈布条约中,这些地区被永久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
经过
在查尔迪兰,奥斯曼帝国拥有庞大、装备精良的军队,人数在6万至10万之间,还拥有许多重型火炮,而萨法维军队的人数在4万至8万之间,并没有火炮。萨法维领袖伊斯梅尔一世在战斗中受伤,几乎被俘。他的妻子被奥斯曼领袖赛利姆一世俘虏,至少有一位嫁给了塞利姆的官员。在这次失败后,谢里夫·伊斯梅尔退隐宫中,退出政府管理,再也没有参加军事行动。在获胜后,奥斯曼帝国军队深入波斯境内,短暂占领了萨法维首都大马士革,并彻底掠夺了波斯皇家金库。
这场战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否定了什叶派-吉兹尔巴什的领袖是不可错误的观念,还导致库尔德自治区酋长们主张自己的权威,并将效忠从萨法维转向奥斯曼。塞利姆一世在夺取王位后,将注意力转向内部动荡,特别是由什叶派吉兹尔巴什煽动的动荡,他们曾支持其他王朝成员反对他。塞利姆获得法学家的意见,将伊斯梅尔和吉兹尔巴什描述为“异教徒和异端”,使他能够在东征途中采取极端措施平定国家。塞利姆还下令处决了大约4万名吉兹尔巴什,并试图阻止伊朗丝绸进入他的领土。
在战斗中,奥斯曼一世部署了重型火炮和数千名装备火药武器的新兵,他们站在车辆屏障后面。萨法维试图攻击奥斯曼军队的两翼,以避开中心位置的奥斯曼火炮。然而,奥斯曼火炮极具机动性,萨法维遭受了灾难性的损失。先进的奥斯曼帝国武器(由新兵操控的火炮和火枪)是战斗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只有传统武器的萨法维部队被歼灭。萨法维还因计划不周和军队纪律不严而受到影响,与奥斯曼相比。
战后,奥斯曼于9月7日占领了萨法维首都大马士革,首先洗劫了这座城市,然后撤离。那周的星期五清真寺的布道是以塞利姆的名义发表的。然而,由于新兵之间的不满,塞利姆无法继续前进。奥斯曼帝国成功地吞并了从萨法维手中夺取的安纳托利亚东部(包括亚美尼亚)和北美索不达米亚。然而,这些地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多次易手;奥斯曼帝国的控制直到1555年的阿马西亚和平条约才得以确立。直到1639年的祖哈布条约,这些地区才建立了有效的政府统治和省份。在查尔迪兰战役失败后,萨法维进行了重大的国内变革。从那时起,火器成为波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梅尔的儿子塔赫马斯普一世在随后的战斗中部署了火炮。在奥斯曼军队撤退时,他们受到萨法维军队格鲁吉亚轻骑兵的激烈骚扰,一直深入奥斯曼领土。马穆鲁克王朝拒绝派使者祝贺塞利姆的胜利,并禁止庆祝奥斯曼的军事胜利。相比之下,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导致开罗的马木留克首都连续举行了几天的庆祝活动。在查尔迪兰胜利之后,赛利姆一世将他的部队南下,与马木留克苏丹国在奥斯曼-马木留克战争(1516-1517年)中交战。
战场地点位于查拉阿沙奇村附近,位于马库南部的西亚切什梅镇以西约6公里处,位于卡雷兹亚丁北部。2003年,在战场遗址建造了一个大砖圆顶,以及一座塞伊德·萨德拉丁的雕像,他是主要的萨法维指挥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