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dro
《Quadro》是一款运行于pc的休闲益智类游戏。
游戏简介
\u003e\u003e玩家年龄:6+
\u003e\u003e玩家人数:1-2人
\u003e\u003e游戏时间:15分钟左右 Quadro中文名叫智慧下方,QUADRO第一种玩法之立体下方由英国工程师David G. Royffe发明的。由法国著名游戏公司Gigamic SA于1994年向全球发布的。本款游戏在著名的桌面游戏评测网boardgamegeek中抽象策略游戏全球第100名。第二种玩法结合中国西部传统的下方的基础上,由新墨西哥大学汉文化学院的几名教授整理而来。
这款游戏可谓得东西方之棋道,融四海之一方!深受玩家追捧!
游戏规则
玩法一:立体下方
玩家年龄:6-99岁 游戏人数:1-2人 游戏时间:20分钟
1.产品内容:此玩法仅用到15颗黑球,15颗白球,及棋盘正中间4×4个孔。
2.赛前准备:把所有的球放于底盘的保存区。
3. 最终目的:参赛者要想尽办法放最后一颗球于金字塔顶端。
3.1 持白色球者先从保存区拿一颗白色球放于底盘的任一空洞内,再轮持黑
色球者。
3.2 四方形上的堆积只要有四颗球形成四方形时,下一位竞赛者就有机会往
上堆,他有两种选择:一是从保存区中拿球往上堆;二是从4×4
孔棋盘上拿之前放置的球往上堆, 但拿的过程中不可影响其
它堆放在底盘上的球。
3.3 四方形的四颗球都是同色:当玩家用自己的球形成四方形时,马上可以拿回一或二颗球,可放回保存区内或继续
往上堆。取回时可选择刚刚放置的球或之前放置的球,但拿的过程不可
影响其他堆放在底盘上的球。
3.4 另外,如果在第一层四颗同色球成一线或第二层三颗同色球成
一直线时,亦可拿回一或二颗的球)。
4.游戏结束:持最后一颗球放于金字塔顶端者为赢家。
玩法二:平面下方
玩家年龄:6-99岁 游戏人数:1-2人 游戏时间:20分钟
1.产品内容:1个木制棋盘,黑白球各25颗,1个布袋,4个橡胶垫,说明书。
2.赛前准备:把所有的球放在保存区。
3.最终目标:让对方无路可走或使对方的棋子少于3颗;
4.游戏简介:
4.1补子和吃子
补子:补子就是补加放子。当下棋阶段形成斜、方、批的时候,才可 以补子。走棋阶段不能补子。补子数量取决于所成斜、方、批的类型。
吃子:吃子就是拿掉对方的棋子。当走棋阶段形成斜、方、批的时候,才可以吃子。布局阶段不能吃子。补子数量取决于所成斜、方、
批的类型。
4.2 方棋的基本形状有三种:斜、方、批。
斜:两个端点必须在两条相交的边界上,可形成三斜晶系、四斜、五斜、六斜。如图1所示黑球为三斜,白球为四斜。三斜补子或吃子1个,四斜或吃子补子2个,五斜3个,六斜4个。
方:使己方的棋子占据棋盘最小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称为方,一方补子或吃子1个。批:使己方棋子占据棋盘一条横线或纵线上的所有点称为批。如图2 所示白球为一横批,黑球为一竖批。一批吃子或补子1个。
5.游戏规则:游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下棋,第二阶段为走棋。
5.1第一阶段下棋:两位玩家交替在棋盘的空格中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棋盘的四角不能下子(如图1所示四角)。在下棋过程中形成斜、方、批时,根据所成类型立刻补子,一次补齐;在补子的过程中又形成新的斜、方、批时,累计补子;同时形成斜、方、批的两种及以上情况时,累计补子。当除去四个角所有棋盘空格下满后,下棋阶段完成。
5.2 第二阶段走棋:开始只能向四角的四个空格移动,形成斜、方、批后吃子。如果双方都无法形成斜、方、批,则由双方各吃对方一子后再走棋(下棋阶段放最后一子的玩家先吃),两位玩家交替走棋,每次只能走一步。当在下棋过程中形成斜、方、批后,根据所成类型立刻吃子,一次吃齐;同时形成斜、方、批的两种及以上情况时,累计吃子,直到一方的棋子少于3个,则对方胜。在走棋的过程中,一方无处走棋则是被堵死,也为输。(注意:斜、方、批是按地域的,该地域形成一次斜、方或批后,再次形成不能吃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