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煤矿是淮南煤矿的发源地,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煤炭开采的记载,1903年正式建矿开采,因资源枯竭于上世纪70年代末关闭,留下了井口、井架、煤矸石堆等矿业活动遗址。根据规划,矿山公园占地22.2平方公里,分为矿业遗迹保护区、爱国主义教育园区、生态修复区和煤矿博物馆四大园区。公园将通过恢复植被,限期关停改造规划区内及周边小煤窑、采石场等,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同时,开发建设煤矿文化博物馆、井下探险、煤都文化休闲街等,提升矿山公园综合服务水平和休闲娱乐品位。2010年,获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身国家级矿山公园行列。
地理环境
大通湿地生态区是淮南矿业集团主动承担历史和社会责任,总面积22平方公里的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子项目,占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通过对报废老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使"城市荒地"恢复自然,建成最佳宜居区。此项目为国内煤炭城市资源枯竭矿区深陷治理和矿山全生命周期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对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一种模式,对全国资源枯竭矿区环境治理和矿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参考资料
安徽淮南大通国家矿山公园.中国矿业网.2024-04-28
我国61个公园获国家矿山公园资格 其中17家开园.中国政府网.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