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昀,出生于1981年,是一位来自上海市的创业者,同时也是辽宁盘锦的回沪知青子女。他在6岁时首次接触到计算机,15岁时开始接触互联网并创建了自己的个人网站。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个人网站创办者之一,自17岁以来,他的生活和成就受到了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在内的众多电视、广播以及《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等数百家杂志报纸的关注和报道。王晨昀在传统媒体上发表了超过一千篇文章,并撰写了《站长兵法》《网络美眉》和《网上开店实战宝典》等书籍。
人物经历
王晨昀,网名为“网星”,是网星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同时也是一名天使投资人。他还担任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创业导师,以及上海互联网联谊会的名誉会长。作为一名程序员出身的企业家,王晨昀在IT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营过一万多个网站,并成功出售了许多域名和网站。他对电子商务领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有着深入的理解。王晨昀在上海出生,祖籍新昌县,是80后创业者的典型代表。他在15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创办了网星公司,该公司目前拥有约1300名员工。王晨昀以其真诚待人、乐于交友的性格特点著称,他能够在长时间内专注于一项普通的事业。
创业故事
新名词
1997年,王晨昀在15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INTERNET”这个神秘的新词。他认为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当初决定报考上海市INTERNET应用证书,他就不会接触到互联网。7月4日,他和他的表哥在中国电信局注册了一个上海热线账号,从而开启了他的人生转折点——网络事业。最初,他通过一只14.4KB的调制解调器和网景浏览器缓慢地浏览互联网,尽管当时国内网站不多,中文信息稀缺,但他很快就意识到建立个人主页并提供信息平台的巨大潜力。
信息平台
王晨昀了解到许多人上网主要是为了社交、娱乐或获取信息,他也曾如此。然而,仅仅两天后,当他发现自己可以创造更有价值的东西时,便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个人主页。他希望成为一个信息提供商,而不是单纯地消费信息。尽管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他仍然花费15天的时间,日夜不停地工作,最终推出了“网星聚义庄”网站,这是“网星系列站”的前身。在此过程中,他自学了HTML语言,并尝试了多种在线推广方法,包括发送电子邮件、发布广告帖子、加入搜索引擎和与其他网站建立链接。经过不懈努力,他的网站访问量迅速增长,最高达到每天7000次。
网星聚义庄
随着网站的发展,王晨昀结识了一批热心的网管和技术人员,他们在技术和资源方面给予了他巨大的帮助。他还在网站上发布了招募子站站长的消息,吸引了众多申请者。他选择了具有责任感和独特创意的申请人,并与他们共同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栏目。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是临安信息港的网管洪榕,他不仅提供了技术支持,还帮助王晨昀解决了服务器配置等问题。另一位志愿者牛哲卿则无偿承担了网站的美术设计工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网星资讯网”应运而生,访问量迅速攀升,一度达到每日3000次以上的高峰。
结识网管
王晨昀的网站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包括服务器遭到黑客攻击等安全问题。此外,由于网站尚未实现盈利,家庭财务压力也给他带来了困扰。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他始终相信自己的事业方向是正确的。在度过一段艰难时期后,他的网站开始获得广告收入,逐渐走上了正轨。1998年底,网站访问量达到了每天5万人次以上,在网易易数统计榜上排名第六位。许多网站都以能与“网星品网”合作为荣。
种种困难
尽管网站遭遇了服务器被黑客攻击等意外事件,但最大的难题在于网站未能盈利。王晨昀的父亲曾因高额的网络费用而对他大发雷霆,迫使他躲在厨房里哭泣。然而,他坚持认为自己正在从事正确的工作。在经历了漫长的没有收入的日子之后,1998年末和1999年初,一些公司在他的网站上投放了广告,尽管金额微薄,但这标志着他的网站已经开始产生收益。1999年中期,更多的广告商开始向他支付广告费用,他的经济状况也开始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