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兽科

中兽科

中兽科(Mesonychidae)是已灭绝的哺乳纲,属于踝节目,体型差异很大,从中等到大型。这类动物首次出现在早古新世,在始新世开始衰落,并在早渐新世灭绝。中兽科的牙齿与肉食类动物相似,但不具备特殊功能的裂齿。它们可能源于亚洲,当中最原始的Yangtanglestes是出现于早古新世的亚洲。在古新世至始新世期间,有几种如双尖中兽厚中兽中爪兽从其祖先扩散至欧洲北美洲,并演化成新的中兽科。们生活型态似狗。

中兽科的分类长期存在争议,它们被认为是亚洲最早的大型肉食性哺乳纲。它们与任何现存哺乳动物都没有密切的关系。早期的鲸目头骨和牙齿与中兽科的特征相似,因此长期以来认为它们是鲸类的祖先。然而,最近的化石发现推翻了这一观点,现在认为鲸类是高度演化的偶蹄目动物。一些研究者现在认为中兽科是鲸类或偶蹄类的姊妹群,而不是直接的祖先。其他研究将中爪兽目定义为所有偶蹄类的基础,位于奇蹄目和Ferae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与早期鲸类的相似性可能是因为具有偶蹄类特征的草食动物发展出与狩猎或食肉相关的适应性特征。

食性

中爪兽的食性是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4种类型。

①肉食类型

牙齿相对小,可以双尖中兽(Dissacus)为例。

②进步的肉食类型

下牙细长,切割型,下颊齿长宽比率高,一些种带有适应快跑的脚。中兽(中爪兽)、软食中兽(Hapaloectes)、鱼中兽(Ichthyolestes)和小厚中兽(Pa-chyaenagracilis属于这个类型。

③杂食一肉食类型

牙齿通常很大,具有齿带和切迹。代表动物是Pachyaenapond-erosa和Pachyaena gigantea 。

④压骨型

下颌肌系强而有力,牙齿相对较大,齿冠磨掉后,齿根仍可继续起磨蚀作用。表现这种食性的动物有:强中爪兽(Harpogalestes)、蒙古中兽(Mongolestes)和蒙古爪中兽(Mongolonyx)。

分类

有人把中兽科分为两个亚科:中兽亚科(Me索尼chinae)和软食中兽亚科(Hapalodectinae),也有人将后者自成一科,化石全部发现在北美和欧亚大陆。到目前为止,该科包括了大约18个属和几十个种。其中北美7个属,欧洲仅2个属。而亚洲竟多达16个属,发现在中国境内的就有15个。从地史上看,它们从中古新世出现,一直延续到早渐新世,并在中古新世和晚始新世时有两次较大的辐射。

有意思的是,最老的属种,如湖口兽(Hokoutherium)等;最晚的代表,如蒙古中爪兽;最小的成员,如阎汤掠中兽(Yantanglestes)和软食中兽在中国均有发现或仅发现于中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