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民间故事家:孙家香》是2009 年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平装: 12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27040460
条形码: 9787227040460
尺寸: 23.2 x 15.8 x 0.8 cm
重量: 200 g
内容简介
《宜昌民间故事家:孙家香》能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文化建设增添一道光彩的话,如果《宜昌民间故事家:孙家香》能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话,都要归功于孙家香以及与她一样扎根在乡土之中的老百姓。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祝福!写作《孙家香》的日子,正好是我完成长阳都镇湾民间叙事研究著作之后的间歇,这就能使我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立场审视孙家香和孙家香的故事,使我更加清楚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乡民的故事人生和人生故事对于个人、对于民众、对于村落,乃至对于整个社会的建构与被建构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理论的建设性贡献。因此,写作《孙家香》不仅是给一个民间故事传承人作传,而且从她这里出发,让世人更为深刻地体会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学术价值及其保护工作的艰难与复杂,更为理性地提炼中国民间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更为务实地解决中国民俗学在现实社会中的位置与责任问题。
写作《孙家香》源于对孙家香的爱戴和敬重。十年来,孙家香无数次为我讲故事、说风俗、谈生活,每一次讲述都是关于杜家冲的历史记忆,都是品味都镇湾人的文化生活。孙家香成为我认知和建构都镇湾民族地方知识和历史事实的主要渠道,是我思考和构建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理论的重要对象,也清晰了我从书面文本的研究转向田野动态考察中国民间叙事的学理路径。如果
媒体评论
在人类尚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之时,广大民间各种世代相传的文化中,唱主角也是这些传承人。他们就是数千年来一直活跃在民间的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武师、绣娘、说书人、各类高明的工匠以及各种民俗的主持者与祭师。这是一种智慧超群者,才华在身,技艺,高超。担负着民间众生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着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衍续上千年。
这样,他们的身上就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讯息。特别是这些传承人自觉而严格地恪守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所以往往他们的一个姿态、一种腔调、一些手法直通着远古。常常使我们穿越时光,置身于这一文化古朴的源头里。所以我们称民间文化为历史的“活化石”。
——冯骥才
目录
序言
开篇
长阳 都镇湾 社家冲
都镇湾
杜家冲
生活孙家香
在白果园
在邓家坪
在向家±尚
在福利院
故事孙家香
故事类型
故事传承
讲述习惯
故事特色
道德教化与伦理规范
醇清丽的乡土根性
信以为真的讲述风格
精短简练的叙事结构
保护孙家香
改善生活条件
延续叙事传统
抢救乡土知识
用好故事品牌
故事代表作
洪水泡天
老巴子妈妈
水獭亚科精
蛤蟆精
野人嘎嘎
讨米佬
儿大娘三岁
铁王
春风夜雨
嫁排
结语
一项意义:地方知识的汇纳者
一个典型:保护传承人的样板
后记
她自己的故事
用日子注解故事 湖北日报讯 图为:孙家香老人讲故事 胡永强 作 记者 刘长松 通讯员 杜 强
一
幸与不幸,都会变成一个个故事,堆砌成日子。
这样说,日子也是故事。人人都在与故事为伍。今年92岁的孙家香老太,也与故事为伍。
但老人与故事贴得更近,她因此也就常常是“幸与不幸”的主角。九旬高寿,幸之甚也。但这幸,是由无数不幸铺垫而来的。
她兄妹9人,却有6个先后夭折。
1965年,孙家香46岁,丈夫病逝,中年丧夫。
1989年,孙家香70岁,次子亡故,老年丧子。
这就是生活给她堆砌的日子,由不得她。在故事的世界里,孙家香寻到支撑下去的勇气,并感染身边的人。
二
孙家香,土家族,1919年出生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白果园村,18岁嫁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椿树坪萧家。
从娘家到婆家,她一辈子生活在土家族聚居的山村里。
她不认识自己的名字,却可以讲500多个故事,这主要来源于母亲和婆母的言传。
老人她坚信,故事中的人就是现实中的人,故事世界就是真实世界,故事中所谓传奇之处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她因此相信故事是有用的,相信好人有好报。
因为心中装满了故事中的好人好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的故事总是积极的,向上的。故事大都有好的结局,因此很能安慰人,包括安慰她自己。
她的故事还以童话居多,诸如“狼外婆”型、“灰姑娘”型,竟与西方寓言、童话不谋而合。细细考量,童话故事传递的是最朴素的善恶观。
她记忆力惊人,语言曲折生动,天赋超群。
三
她的“出山”,也与不幸有关。
1988年7月,长阳文化馆干部萧国松遭遇巨大不幸——小儿子在清江溺亡。
萧国松处理完儿子后事,来到婶娘孙家香家——小时听故事的地方。
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他正参加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分卷的搜集整理,拜访孙家香也是他的工作;二是为了见见亲人,听听故事,缓解悲痛。
孙家香当晚讲了20多个故事,第二天又讲了20多个。
萧国松返程后,将部分故事编入集成书稿中,引起了负责故事集成的专家韩致中先生的关注。
1995年6月10日,《湖北日报》登载《土家山寨故事王》,一周后,《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
1997年4月4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记者见闻的文章《长阳发现一杰出土家族女故事家——孙家香老人讲故事近300个引起学术界重视》,文章中说,“昨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把她作为‘我国第一位杰出土家族女故事家’,列入该院‘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的重要研究对象。”“该课题组负责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守华教授说:‘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能讲100个故事就是大故事家,我国知名的朝鲜族女故事家金德顺能讲170多个故事,孙家香老人是我目前所知道的故事讲得最多的女故事家。’”
四
1998年,萧国松整理的《孙家香故事集》出版,共收录孙家香精华故事252个,计25万字,包括神话、人的起源与发展、人物传说、地方传说、动植物传说、嫁匠传说、幻想故事、鬼狐精怪故事、生活故事。
中国民间文艺泰斗贾芝先生这样题词,“孙家香婆婆是土家族的第一个故事家,善于临机应变,讲述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幻想故事及其他传说,大放异彩,她的学艺经历与讲‘经’,也足以令人看到土家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可歌可贺。”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魁立教授这样评价,“孙家香是湖北省长阳土家族杰出的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我国以及世界民俗学界有很高声誉,故事不仅多,讲述技艺高超,内容健康,情节动人,语言简约,内涵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