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茨·凯斯勒(Heinz Kessler),1920年1月26日出生生于西里西亚的劳班(现属波兰)一个共产党家庭。曾任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治局委员、东德国防部长。华沙条约组织部队副总司令。

人物介绍

6岁即加入德国共产党下属的少年先锋队。

1934-1940年,机器维修工。

1940年11月15日-1941年7月15日,任国防军134步兵师机关枪副射手,列兵军衔。

1941年6月,该师随中央集团军群侵入苏联

1941年7月15日,在别列津那河东岸执行巡逻任务时投奔苏联红军

1941年,与德国共产党建立联系,在反法西斯学校工作。

1942年,在苏联红军政治部第七处工作,在前线向德军士兵做宣传。

1943年7月,参与策划成立了“自由德国”委员会。

1943年7月-1943年冬,在布良斯克前线做宣传工作。

1943年冬-1944年9月,在“自由德国”电台当编辑。

1944年9月-11月,在反法西斯学校青年工作培训班学习。

1945年,加入德国共产党,返回德国。

1945-1946年,共青团柏林市委书记。

1946年,加入德国社会统一党。

1946-1948年,“自由德国青年联盟”柏林市委书记。

1947年,与Ruth Schmidt结婚。

1948-1950年,“自由德国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50-1955年,航空**部队司令。

1952年,晋升少将

1955-1956年,在苏联空军学院学习。

1956-1967年,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和塞尔维亚空防军总司令。

1959年,晋升中将

1966年,晋升上将。

1967-1979年,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1970-1979年,华沙条约组织部队副总司令。

1971年,遇车祸受重伤,入院8个月,其间由副总参谋长弗里兹·斯崔里兹中将代行职权。

1979-1985: 国防部副部长,总政治部主任。

1985-1989年,国防部长。

1985年,晋升大将。1989年11月17日,辞去国防部长职务。

1989年12月15日,退役。

1990年,被逐出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后继党——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

1993年9月16日,因向守卫柏林墙的边防军下达开枪的命令,犯有间接杀人罪,被柏林法院判处7年半有期徒刑。

1998年10月29日,因健康原因被提前释放。

200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现与妻子露特住柏林利希滕贝格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