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坑村位于梅塘镇东部,距离普宁市区西北约6公里,是梅塘镇东部的第一个村落。该村东南与池尾街道的合浦村、上坛村、东山村接壤,西北与梅塘的涂洋村、石鸟村等交界。明代万历以前,李氏家族从福建省迁至此地创居,后因发展不顺迁出至邻村石鸟村。随后,黄氏、游氏、杨氏、廖氏、叶氏、官氏、张姓、吴氏、刘氏、马氏、孟氏等十余姓氏相继迁入。村名源于村西群山中坑水绕村流过,坑边刺野花遍布,故名刺坑。泗坑村拥有党员130名,村“两委”干部13名。村内有白水岩寺旅游点,交通便利,安池公路贯穿全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电子商务和外出打工,泗坑村也是普宁市48个淘宝村之一。
村情简介
泗坑村老寨四周环绕河流,南北各有寨池,以南北偏西的中间一道巷子为界,西半部的寨内建筑朝西,东半部则相反。老寨南侧的建筑朝向及座落呈不规则分布。寨内建筑简朴,保留了山村民居的特色——石屋。老寨在风水学上有“龟地”之称,上北端为龟首,即北寨池处,建有三山国王庙。从老寨东门进入,可观赏“龟尾巴”处的黄氏祖祠——黄氏一世祖之祠,以及黄氏敬祖祠。泗坑黄氏一世祖清源公,为江夏峭山公之后裔,生于明万历年间,原居潮州府饶平县渔村乡董寨,后因环境不宜发展,携二子迁居普宁市泗坑村,经过数百年蕃衍生息,成为泗坑村的大族姓。泗坑黄氏老辈诗中记载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所获荣誉
2021年8月,泗坑村被广东省林业局认定为“2020年广东省森林乡村”。
经济
泗坑村的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瓜类等。经济作物有林业、水果、药材、蔬菜等。养殖业以养猪、养牛、养鸡、养鸭、养鱼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