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盾2018”是由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海洋局等七个部门联合发起的一项专项行动。该行动旨在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督检查,以期改善自然环境并维护生态平衡。

行动背景

2018年3月27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在北京召开了“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部署视频会议。同年8月21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科学院等五个部门联合组建了三个巡查组,分别前往天津市甘肃省广东省,标志着“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巡查工作的正式启动。

行动原则与目标

此次专项行动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和相关批示指示精神。通过发挥资源生态环境领域的机构改革优势,持续推进绿盾专项行动,旨在清理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类问题,保持其原始风貌,恢复自然的宁静、和谐与美丽。此外,行动的目标还包括为自然生态系统留出休养生息的空间,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及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行动措施

政治立场

行动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各级部门应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蓝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解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守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

工作机制

为了确保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在生态环境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承担起牵头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为专项行动提供有力支持。各地各部门应重视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明确责任分工,对全国所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精准解决问题,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的提升。

问题解决

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是对“绿盾2017”专项行动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重点检查问题的整改进度、效果、销号情况和追责问责情况,确保未完成整改或整改效果不佳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对问题突出的保护区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对整改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进行约谈和督办,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同时,要严格查处自然保护区的新违规行为,重点关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和保护承担责任,防止新问题的产生。

责任落实

行动强调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突出抓好责任落实。要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追究失职渎职者的责任,保持高压态势。对于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行为,将严肃追责,绝不姑息。同时,要加强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既是农业类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难得的机会。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层层压实责任,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业类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的良好局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强调,各级林业和草原管理部门应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履行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配合相关部门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问题台账,落实问题整改销号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自然保护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七部门联合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中国政府网.2024-11-18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部署“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生态环境部.2024-11-18

“绿盾2018”专项行动巡查拉开帷幕.中国政府网.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