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店乡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距市区直线距离不超过7公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东与常平经济开发区为邻,西与长治市郊区接壤,南与龙泉镇相连,北与平顺县苗庄镇、青羊镇毗邻,地理位置较为优越。长安高速、中南铁路、上党城镇群路网壶关县连接线、环城高速长治连接线在境内纵横交错,进城出境便捷,交通十分便利。在“十二五”规划中,集店乡被列入县城规划区,确立为城北工业园区,是上党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乡版图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万亩,下辖19个行政村,6404户,27000口人。
1949年,集店乡境域属壶关县西庄区;1984年,集店公社改集店乡;截至2018年末,集店乡有户籍人口28222人;乡人民政府驻集店村十字街北1号。
2011年末,集店乡有商业网点41个,职工856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310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农民人均纯收入3574元;2018年,集店乡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2021年4月,壶关县撤销集店乡,设立集店镇。将龙泉镇坛上、杜家河2个村委会划归集店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集店村。
历史沿革
据壶关县志记载,早在一万年以前,辖区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汉王刘邦元年(前206)置壶关县始,至今隶属壶关县不变。1949年至1952年属四区。1953年改为集店乡。1956年,撤销集店乡,成立西庄乡。1958年,成立红星人民公社,驻辛村。次年称辛村人民公社,驻地在西庄村。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时,从中划出14个管区,组成西庄人民公社,管区同时改称生产大队。1981年公社驻地迁至集店村,仍称西庄人民公社。1984年6月,西庄人民公社改称集店乡,辖14个行政村。2000年12月撤乡并镇,原辛村乡并入集店乡,常平村、王章村、阎家河村、黄角头村、王家河村划入常平经济开发区,2006年4月,河口村、李掌村划入常平经济开发区。2010年集店乡下辖北凰、西旺庄、天池、桥西区、西庄、东关壁、西关壁、北桥、东长井、回龙庄、北三家庄,乌集头、辛村、逢善、东旺庄、土河、南凰、集店、岭东共19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2021年4月,壶关县撤销集店乡,设立集店镇。将龙泉镇坛上、杜家河2个村委会划归集店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集店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集店乡地处壶关县西北部,东与平顺县苗庄镇毗邻,南与龙泉镇相连,西与长治市郊区接壤,北与平顺县苗庄镇相邻,乡人民政府距县城约6千米,总面积57.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集店乡地处县境西北部山间平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中部较为平坦,山川界线明显,地形分为低缓山丘和平川。主要山脉有老顶山、元宝山,境内最高峰老顶山位于乌集头村,海拔1378.24米;最低点河东水库位于东旺庄村,海拔1053米。
水文
集店乡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石子河、百泉镇2条,河流总长度23.5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石子河,从东南至西北流经北三家村、河口等9个村,长10.2千米。
自然灾害
集店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冰雹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每年6—8月,最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1957年8月,集店、西关壁等村受灾,造成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
自然资源
集店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灰石、赤铁矿等,森林面积5.1万亩,林地面积1.7万亩,耕地面积30112亩。
全乡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壶关县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等,以玉米为主,10%的耕地实现了机深耕玉米丰产方作业。林业以经济林为主,共有6000余亩,主要有黄梨、苹果、桃、山楂等。养殖业以猪、羊、鸡、兔为主。企业以建材为主,近年来先后有环鑫源不锈钢有限公司、山西壁虎涂料有限公司、南皇沥青搅拌站、闽鑫矿业有限公司、荣鑫熔剂有限公司和恒峰陶瓷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落户我乡。
水资源
集店乡辖区内有石子河、百泉河流经。石子河属浊漳河水系,为季节性暴雨型河流,发源于石坡乡安口岭西北部,流经晋庄、龙泉、集店3个乡镇,于集店乡东长井村南出境,流入长治市石子河水库,全长26千米,流域面积193.5平方千米,径流量436万立方米。百泉河属浊漳河水系,为暴雨型山区河流,发源于集店乡西庄一带,流经集店乡全乡,并于该乡出境,流入潞城区黄牛蹄水库,全长7.5千米,流域面积52.25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50万立方米。集店深井,因位于集店乡集店村东,故名。始建于1996年10月,井深712米,总扬程620米,装机5台,251千瓦,日出水量2100吨,解决了14个村1.67万人吃水问题。
行政区划
距县府5公里。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1.6万。长树公路过境。辖集店、西关壁、东关壁、三家村、回龙庄、东长井、东旺庄、西旺庄、桥西、乌集头、天池、西庄、南皇、北皇、岭东、逢善、北桥上、辛村、土河19个行政村。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谷子。乡镇企业产品有砖、水泥、玻璃。
截至2020年6月,集店乡下辖19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集店村十字街北1号。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集店乡辖区总人口3741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34人,城镇化率2.8%,另有流动人口97人,总人口中,男性19331人,占51.7%;女性18086人,占48.3%;18岁以下8585人,占22.9%;18—35岁11058人,占29.6%;35—60岁13750人,占36.7%;60岁以上4024人,占10.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7407人,占99.97%;有蒙古、满、彝3个少数民族,共10人,占0.03%,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2.5‰,人口自然增长率9.5‰。
截至2017年,集店乡常住人口27455人。
截至2018年末,集店乡有户籍人口28222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政治
集店乡共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10人,分别是乡党委书记、政府乡长李立堂、乡常务副书记牛加强、副书记宋红义、人大主席秦红兵、常务副乡长李红艳、纪检书记赵月莲、武装部长郭永祥、民主副乡长冯亚冰、副乡长段相周、副乡长吴彩丽,下设民政所、土管所、司法所、林业站、财政所、计划生育所、农机站、农科站、水利站、统计站、劳动保障所、会计服务中心、残联等13个职能部门。全乡共有23个支部,876名党员,其中男党员766名,女党员干部110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45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80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300名,小学文化程度的党员141名。
乡工会
联合会于2007年6月正式组建,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鼎力帮助下,按照“六好”标准工会的要求,工作开展积极有序。截至目前,全乡建立企业工会、行业工会、行政村工会等组织23家,拥有职工1020人,工会会员962人,入会率达到98%。在工作中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以劳动技能提高为目标的劳动竞赛,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服从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创新工作思路,维护职工权益、抓好农民工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初见成效.
乡镇建设
全县构建和谐社会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集店乡紧密结合乡情,以集中化解重大矛盾纠纷为突破,以集中解决突出信访问题为重点,以集中整治治安乱点为支撑,强化打击“两抢一盗”刑事犯罪和民用爆炸物品专项管理,全力引深平安创建工作,以实际行动保证市委“三三战略”和县委“四大战略”的贯彻落实。市统计局局长李建鸣亲自带队深入壶关县集店乡检查农普工作,重点检查了西关壁和土河两村。在检查中,乡农业普查办公室办公场所整洁有序,农业普查条例和农业普查工作进度流程图都已上墙,各种文件、资料规范齐全并各自归档摆放整齐,电脑已配备到乡镇,并且开通了农普专线电话。在随后深入两村进行检查和入户走访中,村级农业普查小组的工作也受到了李建鸣局长的肯定。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集店乡有商业网点41个,职工856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310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农民人均纯收入3574元。
2018年,集店乡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农业
2011年,集店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0.8亩,农业总产值4021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生产粮食5210吨,人均139.2千克,其中玉米3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药材、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3626头,年末存栏1002头;羊饲养量1167只,年末存栏190只;家禽饲养量20.22万羽,上市家禽19.28万羽,畜牧业总产值85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1%,林木覆盖率35%,水果种植面积200亩,产量98吨,主要品种有黄梨、苹果、桃、山楂等,大型农业机械30台(辆)。
工业
2011年,集店乡工业总产值达到2420万元,比上年增长5.3%;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21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
文化
地名由来
集店乡,因乡人民政府驻集店村而得名。
风景名胜
集店乡景点有:龙王庙,位于北皇村,九天圣母庙,位于东旺庄村,炎帝庙,位于东长井村,文昌阁,位于土河村,古戏楼,位于集店村,,位于辛村,建于清代,高6米,宽6米,龙溪桥,位于集店村,桥长30米,高16米。
三昭桥,位于辛村,建于清代,高6米,宽6米。龙溪桥,位于集店村,桥长30米,高16米。
交通
全乡地理位置较为优越,长安高速、中南铁路、上党城镇群路网壶关县连接线、环城高速长治连接线在辖区内纵横交错,进城出境便捷,交通十分便利。故(县)西(安里)铁路横贯全乡。辖区内有壶龙线(县城至平顺县龙镇),全长18千米。北羊线(北皇村至平顺县羊井底乡),全长3千米。壶集线(集店村至县城),全长6千米。
集店乡有县乡级公路4条,总长25千米。
社会
教育事业
2010年,有乡办中学2所,小学14所,教职工148人,在校生132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11年末,集店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98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14所,在校生1322人,专任教师1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集店乡有各类科技人才4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10人,经营管理人才45人,技能人才78人,农村实用人才89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集店乡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26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24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北凰民间艺术表演团。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集店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专业卫生人员1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4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7480人,参合率73.4%。
乡卫生院2所,床位30张,医务人员16名。新农合参保率保持95%以上。
社会保障
2011年,集店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3户,人数127人,支出3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220元,比上年增长12%;城市医疗救助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5人次,共支出21万元,比上年增长25%;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3人次,支出300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90户,人数1404人,支出11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24人,支出24.32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4人,支出18.72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医疗救助3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28人次,共支出7.64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临时救济106人次,支出2.5万元,比上年增长2%。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集店乡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0千米,投递点26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2万份、期刊1.3万册,业务收入6万元。固定电话用户900户,移动电话用户11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70万元。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