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光,男,1979年出生,山东青岛人,青岛市第一个全国体操冠军,体操运动健将。21年的体操生涯中,他代表省、市先后出战40余场赛事,拿下10余枚金牌。2005年,孙旭光退役选择自主择业回到老家青岛市。由于从5岁开始练习体操,孙旭光在小学6年级后几乎放弃了文化课学习,退役后走入社会,因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以打零工为生。
人物经历
青岛第一个全国体操冠军
1984年,5岁半的孙旭光被父母送到了青岛市第二体育场,接触了体操。1985年,年仅6岁的小旭光,在与省队的比赛中,夺得男子双杠第5名,初露锋芒。也因此,被山东省体育学院(原名山东济南体工大队)的一位老教练看中,带入了省队训练,一直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后退役。
孙旭光位于台东三路的家中,有一摞大大小小的证书、金牌铺满了一张一米长的方桌。其中有“第三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吊环第一名”、“第九届运动会体操预赛暨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第三名”等全国性赛事的获奖证书,在省队呆的20年里,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赛事40余场,争得了10枚金牌,银牌、铜牌则不计其数。
退役失业
“失业证”成最后的证书
1999年12月28日,生日的第二天,孙旭光练习自由操空翻三周的难度动作出现失误,左腿跟腱断了。
2005年,长达21年的坚持后,孙旭光还是退役了。“省队的教练逢进必考,长期的封闭训练,为了出成绩,几乎放弃了文化课,考不过,所以转不了正式教练,而转不了,待遇自然十分一般。”2005年,孙旭光自主择业,一次性领取了13万的补助,回到了老家青岛市。
“13万相当于买断了工龄,对于没有留在省队的运动员,再就,没有人给安排正式工作,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困难就接踵而至了。”
人物事件
无一特长以打零工为生
2006年,经朋友介绍,孙旭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家俱乐部谋得教练的工作,可母亲的一场车祸让孝顺的儿子又辞职回了老家。之后,他又断断续续在北京做过巡场教练、私人教练等工作,可都没有坚持很久。
小学6年级后,孙旭光就几乎放弃文化课学习,在省队训练时,天天泡在体操房,没有休息日,除了洗澡吃饭,半个月都可以不出体工大队的大院,一味地训练。“不少队友文化课都不过关,甚至字都写不好,更别说文化和文凭了,走入社会后,又如何融入社会?”退役后,无一特长的孙旭光举步维艰,失去了经济来源。
无奈之下,他只好以打零工为生,在信息城当过搬运工,在饭店当过传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