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驿街位于天桥区辖区内,在旧时济南西圩子墙西侧的永镇门外,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过去这里黑白铁商铺集中,现在已经改造成了新街区。名称仍然保留。
历史沿革
据记载“馆驿街”的形成源于明代,原为历城区西郊中的一条大道。明代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移来济南市并在馆驿街设谭城驿,是传送公文,迎送官员的馆驿,百姓称“接官亭”。
据《历城县志》载,清乾隆这一带称“十王殿街”,后来在馆驿和十王殿间逐渐形成街巷,馆驿街因馆驿而得名。早先的馆驿街是条土路,后曾铺成碎石路。1929年加以翻修,1931年修成黑沙石路,1933年改作青花岗石板路,长760米,宽7米,东起英贤桥,西止纬一路,现为沥青路面。
20世纪初,这条街上有三多:人多、庙多、会馆多。到上世纪40年代,这里已演变成一条商业街,商品种类繁多,有农具、日用百货、筐子、篓子、建筑材料、粮食、布匹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成了经营炊具、竹编、丝网、炉具等土杂品特色一条街。
地理环境
馆驿街位于辖区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