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中逵,男,1975年生于湖南道州,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文化学、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人物经历
1995年容中逵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学士,此后在乡镇基层担任乡政府秘书、县计生委办公室秘书、办公室主任、副乡长等职;
200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7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9年出站后赴杭州师范大学教科院任教。
2018年8月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任教。
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
1.完成《从两极到中庸、化理想为现实——关于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理性审视》、《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之传统文化传承研究》、《颐村教育: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实践表达》三项专题研究;
2.在《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学报》、《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江淮论坛》等期刊发学术论文35篇,其中1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学校管理》全文转载;
3.获得两项国家课题资助,一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大教育视野下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编号:20070420554);二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资助课题《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传统与现代——基于我国东南西北中部五村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分析》(编号:CGA080210)。
先后在《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观点接编和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学校管理》等全文转载18篇。出版《传统与现代的交锋:百年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实践的表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传统文化传承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文化责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想之维:一项教师发展史的文化社会学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力度与限度的博弈:基础教育改革的支配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等学术专著4部,参撰《教育学》《教师概论》《农村教师发展保障机制研究》等著作3部。
主持项目
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批准号:20070527)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乡村教育的传统与变迁研究:基于东南西北中部五村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批准号:CGA0802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基于教师集群与个体生活构造的文化社会学考察”(批准号:BAA110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乡贤视域下乡村社会教化及其文化秩序重建研究”(批准号:BEA190110)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教师发展及其保障机制研究”(批准号:AFA100005)子项目“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与落实”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先后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杭州市第1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6项。
主讲课程
先后承担本科生公共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专业课程《中外教育史》,教师教育选修课程《中外教育思想择介》《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教育传承》《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等教学任务。承担教育学大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必修课程《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课程《中外教育管理史》,教师教育专业硕士生课程《教师教育概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研究》,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社会学专题》、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课程《教育文化学专题研究》等教学工作。
参考资料
副院长:容中逵.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