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合欢草

合欢草

合欢草(Desmanthuspernambucanus(L.)Thell.),是豆科合欢草属的一种植物,别名多枝合欢豆,原产热带美洲,现亚洲及非洲亦有分布。在中国广东南部、云南省南部有引种。

合欢草高0.5~1.3m;分枝纤细,具棱,棱上被短柔毛。二回羽状复叶,最下一对羽片着生处有长圆形腺体1枚。荚果线形,直或稍弯。合欢草喜生长在路边绿化带、荒草、荒弃农田、草地等。花期主要在秋季,但全年均可见开花。

合欢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耐干旱性强,传播力强,产量高等特征。它对动物没有毒性,含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但是在广东省珠海市、云南省2019年被列为入侵种。

形态特征

合欢草高0.5~1.3m;分枝纤细,具棱,棱上被短柔毛。

二回羽状复叶,最下一对羽片着生处有长圆形腺体1枚;羽片2~6对,长1.2~2.5cm;小叶6~21对,长圆形,长4~6mm,宽约2mm。

头状花序直径约5~10mm,绿白色,有花4~10朵。

果实

荚果线形,长4~11cm,宽2~4mm,直或稍弯。

种子

种子纵列或斜列,卵形或椭圆形,扁压。

分布范围

合欢草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作为观赏植物或牧草引种至中国广东、海南省、云南,台湾地区也有分布。

已知的在广西涠洲岛的环岛路绿化带是其主要生境,并且在村中荒草、荒弃农田、草地和路边等有分布。

习性

合欢草适合生长在山坡和平原。它适合微酸性至碱性黏土。然而,它在pH值为5.1的沙土壤上,仍能很好地持续生长。合欢草生长在年降雨量550毫米区域,主要是夏季降雨。

合欢草的花期主要在秋季,但全年均可见开花。

栽培

合欢草播种在11月至12月,应避免过早播种到寒冷的土壤中。12月后播种没有时间让植物在冬天前发育。仲夏播种会造成土壤变干而影响根瘤菌的存活。种子需要保持湿润3天才能发芽。

为确保种植,合欢草播种需要至少50-60厘米厚的湿润土壤。播种深度不超过1厘米。为确保种子有足够的发芽力,必须松土以提高发芽率至50–70%。

植物优劣势

优势

合欢草是一种长寿的多年生植物,可以承受大量放牧。它根系发达,耐旱耐寒(尽管被霜冻落叶)。并且它可提供良好的地面覆盖,因为其蔓延习惯可覆盖超过2米。合欢草的蛋白质含量与苜相当(尤其是叶组织)。它的生长速度极快,第一年产量可达每公顷10000千克

劣势

合欢草的木质茎是不适合轮作,但大量放牧可以减轻这个问题。它也不耐长时间的水涝,不能自由打结。因为种子小(每公斤350000粒),在炎热的天气下,会影响根瘤菌的存活,这可能是浅播的原因。对于合欢草的防除,目前没有除草剂适用。

价值与用途

合欢草的主要用途是提供高质量的牲畜饲料,它是夏季牧草的有力竞争者。合欢草也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

危害与防治

物种现状

2012年在广西涠洲岛进行环岛路项目环评时于西角村发现合欢草,仅见1个种群。2020年6月和8月在开展洲岛植物资源调查时,在西角村、后背塘村、荔枝山村、北港村、南湾社区、百代村、公山村等7个行政村调查到合欢草种群,占涠洲岛10个行政村的70%。

入侵物种

合欢草在广东省珠海市已造成局部危害,被列为入侵种。2019年,合欢草被云南省列入《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名录中Ⅴ级有待观察类。

防治方法

在涠洲岛属于自然保护区,对合欢草的防除应采取人工拔除的方式,不宜采取除草剂防除。

参考资料

Desmanthus pernambucanus.植物智.2024-02-28

Desmanthus pernambucanus.植物智.2024-02-28

广西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属——合欢草属.中国知网.2024-02-28

Just a moment....ResearchGate.2024-02-28

Just a moment....ResearchGate.2024-02-28

云南发布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全省发现外来入侵物种441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恶性和严重入侵类有115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2024-02-28

Desmanthus.NSW Government.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