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绅(1684~1758),字垂书,号晴川,赵宏璧长子。上海人,居(清)上海县高行乡二十二保十七图“赵家旗杆”。

人物经历

赵绅是一位岁贡生,他热爱诗书,致力于学习和实践,尤其擅长书法,其书法风格受到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影响,受到世人的推崇。尽管他生前并未获得显赫的官位,但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赵绅乐于行善,尤其是在乾隆二十年的大饥荒中,他设立了义冢,施棺捞埋,为受灾的人民提供了帮助。此外,他还捐资重浚都台浦,为当地人民的耕种提供了便利。他的善举被当地人民铭记,他们至今仍感激他的恩德。

赵绅的著作《晴川诗选》被嘉庆十九年版的《上海县志》和《海上墨林》所记载。他的书画作品也被收录在《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他与其他人合作的绢画“十家山水,十二开”,该作品创作于康熙四十一年,编号为沪1—3429。

赵绅的子孙也因他的影响而获得了荣誉。他的儿子文哲在乾隆三十六年被敕赠为征仕郎内阁中书,他的孙子秉渊被诰赠为中宪大夫钦加道衔四川成都府知府,他的孙子秉冲在嘉庆十四年被诰赠为荣禄大夫户部左侍郎。赵绅的原配张氏和侧室吴氏均被诰赠为一品夫人。

参考资料

上海旗杆赵氏谱系.搜狐网.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