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明,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人,1970年出生,文学博士,教授。1999年至2002年游学南开大学,师从李剑国先生,治中国小说史。现执教于辽宁大学文学院,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及小说文献的研究整理工作。著有《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1月)等专著,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独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人物简介
熊明,字伯亮,庚戌岁生於四川南充,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自始学之年,即负他乡,辗转北南。後游南开园,师从李国先生,治中国小说史,致力於中国古代小说及小说文献的研究整理。尤耽唐人小说,赏其意趣,故累年沉醉其间。然天资驽钝,虽不舍昼夜,竟所获无几,案前萧瑟。好音乐,喜书画,性沉静。疏宕简贵,来去随趣,偃仰任心,故生涯寥落。举目四望,惟半窗烟霞,晨昏蒸蔚,温暖心怀。意其或可呼龙而耕,播植瑶草,亦堪略慰蹉,遂自号呼龙耕烟客,题见方之室曰耕烟堂。乃不计零落,晏然自得。
个人经历
二〇〇二年六月,毕业於南开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二〇〇三年,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二〇〇八年,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〇一〇年九月,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
二〇二〇年任中国海洋大学“繁荣人才工程”三层次特聘教授,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授课程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唐人传奇选读
古籍版本学
古籍校勘学
唐人小说研究
佛教与中国文学
学术作品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辽海出版社,2010年1月
《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1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参编),辽海出版社,2006年8月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述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略论唐代人神情恋故事范型的因袭与新变》,《辽宁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唐人小说人鬼情恋故事范型及其文化心理观照》,《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0第3期
《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论唐人传奇的审美趣尚》,《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名士传〉、〈竹林七贤论〉考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转载)
《汉魏六朝杂传兴盛的人文观照及其品格检视》,《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习凿齿及其杂传创作考论》,《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中国古代小说离魂故事范型的文化观照》,《蒲松龄研究》2008年第3期
《林冲:士人人格范型的寄寓》,《水浒争鸣》第十辑,崇文书局,2008年10月;《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诗意的奇遇:唐人小说〈柳归舜〉解读》,《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2期
《略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离魂故事范型》,《明清小说研究》2008第1期
《月老传说与唐人婚恋观的小说观照》,《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略论唐人小说之史才、诗笔与议论》,《渖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鲁智深:理想人格范式的承载》,《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冉冉香魂逐君去:〈离魂记〉赏析》,《名作欣赏》2006年第12期
《韩愈与传记文》,《韩愈研究》第五辑2006年9月
《虚构与汉魏六朝杂传的小说化》,《辽宁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论〈晏子春秋〉的传记文学品格》,《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期
《从汉魏六朝杂传到唐人传奇》,《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5期
《〈赵飞燕外传〉考论》,《古籍研究》2005年卷下
《生命理念的投射:嵇康与〈圣贤高士传赞〉》,《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
《论六朝杂传叙事建构的小说化倾向》,《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
《略论杂传之渊源及其流变》,《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刘向杂传创作考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刘向〈列士传〉辑校》,《文献》2003年第2期
《论汉魏六朝杂传人物传写的小说化倾向》,《渖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东方朔传〉考论》,《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曹瞒传考论》,《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
《文士群像的速写:〈文士传〉考论》,《古籍研究》2002年第4期
《曹瞒传考论:兼论六朝杂传的小说化倾向》,《古籍研究》2002年第1期
《略论皇甫谧杂传的小说品格》,《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六朝杂传概论》,《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皇甫谧考》,《文献》2001年第4期
《六朝杂传与传奇体制》,《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
《禅境理念与境界的话语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论六朝杂传对史传叙事传统的突破与超越》,《辽宁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禅思维与艺术创造的体物方式》,《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佛教治心理论与艺术个性化》,《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论〈通鉴纪事本末〉的史学成就》,《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围棋与世情百态》,《前进论坛》2011年第1期
《月中的神话与传说》,《(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9月22日
《中秋 赏月 赋诗》,《(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9月19日
《蔡之死浅议》,《(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6月20日
《唐代後宫的宫词》,《(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5月11日
《元豔情诗成绝唱》,《(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4月14日
《潘岳与〈悼亡诗〉》,《(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3月24日
《汉晋人物鉴赏之风》,《(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3月16日
《班婕妤与〈团扇诗〉》,《(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3月10日
《魏晋人物的形神之赏》,《(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2月14日
《向秀“失图”》,《(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1月23日
《荀的女子才色论》,《(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1月16日
《阮籍的“任性不羁”》,《(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7年1月5日
《六朝谢族文才辈出的原因》,《(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12月27日
《嵇康与山涛的“绝交”》,《(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12月8日
《唐代的仙道小说》,《(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11月17日
《唐人的文字游戏》,《(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11月10日
《唐代的人神恋》,《(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11月3日
《唐人弘佛的小说》,《(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10月27日
《唐代的酒令》,《(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10月21日
《梯云挈月:唐人小说中的中秋赏月故事解析》,《(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10月6日
《论唐人小说“诗笔”特徵》,《(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9月26日
《说“啸”》,《(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9月16日
《妖娆的魔母》,《(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9月8日
《不贞的织女》,《(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9月1日
《飞行的竹马》,《(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8月22日
《月老传说与古代婚俗》,《(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5年5月20日
《竹林七贤及其时代》,《(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4月25日
《尚书催生中国传记》,《(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3月7日
《人鬼情恋与贫士的爱情幻想》,《(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3月31日
《唐人小说与人妖情恋》,《(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6年3月1日
《唐代的命运观》,《(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5年10月4日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离魂故事解析》,《(香港)文汇报·文史副刊》2005年8月31日
《邹衍“五德终始”学说留後患》,《破处迷信史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董仲舒宣扬“理论”护君权》,《破处迷信史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道君皇帝迷“道”断了皇帝道》,《破处迷信史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元朝立国教乱政扰民》,《破处迷信史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主持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魏六朝杂传考辑与研究(编号:07BZW022)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域外汉学与建构中国文学的世界话语权研究(编号:L10BZW008)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211工程子项目:初唐封建制度变革与初盛唐文学
获奖情况
《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宁省人民政府2005-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参考资料
熊明教授简介.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