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兆申(1945年-2022年1月11日),原名古苍梧,香港特别行政区作家、昆曲研究家、诗人、编剧。他曾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名誉讲师,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文学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古兆申长期致力于昆曲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著有多篇昆曲美学论文。

人物经历

早年活跃文坛,曾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及赴法国进修现代文学。曾任台湾《汉声杂志》主编、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学术总监、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名誉讲师。

1968至1969年间,与戴天于创建书院共同主持“诗作坊”。

1970年赴美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

1981至1982年于法国索邦大学修读哲学及法国现代文学。

曾参与创办并编辑《盘古》《文学与艺术》《文美月刊》《八方》和《文化焦点》等刊物,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公报中华文化周刊》主编、台北市《汉声杂志》主编、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和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节目部学术总监、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名誉讲师。

发表诸多文艺创作及评论,笔名有古苍梧、傅一石、顾耳、林原、佐持和蓝山居等。

2000年,古兆申为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改编昆剧《牡丹亭》上下本。

2004年,白先勇邀请古兆申作为青春版《牡丹亭》顾问。古苍梧还为上海昆剧团改编《蝴蝶梦》,由著名昆曲艺术家梁谷音计镇华刘异龙联袂演出。他还编著了《长言雅音论昆曲》《魏良辅〈曲律〉》等昆曲著作和论文多种。

2022年1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作家、诗人、昆曲研究家、编剧古兆申去世,享年77岁。

主要贡献

近年致力于昆曲研究及推广,曾任香港大学昆曲研究项目研究员,为浙江昆剧团改编《牡丹亭》《暗箭记》及为上海昆剧团改编《蝴蝶梦》,著有昆曲美学论文多种。

参考资料

昆曲研究家、编剧古兆申去世.今日头条—艺绽.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