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邹鸿

邹鸿

邹鸿,先后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空间探测技术,空间辐射环境,火星大气、电离层研究。

学习经历

1994.9-1998.7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电子技术与通信系,通信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

1998.9-2003.7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8-2004.12 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高空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行星探测技术和火星电离层研究;2005.4-2007.4 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空间探测技术、空间环境、火星电离层研究;

2005.10 在德国MAX-PLANCK高空物理研究所做短期访问,行星探测技术和火星电离层研究;

2006.9-2006.11 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德国DAAD奖学金资助,到德国Max-Planck太阳系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从事火星电离层研究;

2007.4-至今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工作,从事空间探测技术、空间环境、火星电离层研究;

主讲课程

本科生

《空间探测与空间环境模拟》。

研究生

《空间物理信息处理技术》。

主要贡献

课题

自然科学基金:《利用新型雷达和长期无线电掩星观测数据研究火星电离层》。

论著

合作编写本科生教材《行星科学》。

学术刊物

1. 邹鸿,肖佐,马宇倩,王焕玉,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与神州2号X射线探测器对高能电子探测的比较分析,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SCI收录,影响因子:0.563;

2. H. Zou, J-s. Wang, E. Nielsen, Effect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on the altitude of the ionospheric main peak at Mars, J. Geophys. Res., Vol. 110, A09311, doi:10.1029/2004JA010963, 2005,SCI收录,影响因子:2.839;

3. 邹鸿,肖佐,郝永强等,太阳宁静条件下‘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数据分析,中国科学(E),2006,36(3):304~319,SCI收录,影响因子:0.331;

4. 邹鸿,肖佐,郝永强等,‘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对扰动事件的观测,地球物理学报,2006,49(3):636-641 SCI收录,影响因子:0.563;

5. Zou, H., J.-S. Wang, and E. Nielsen, 2006, Re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tian ionospheric peak density and the solar radiation, J. Geophys. Res., 111, A07305, doi:10.1029/2005JA011580,2006,SCI收录,影响因子:2.839;

6. 邹鸿,陈鸿飞,邹积清,施伟红等,星内粒子探测器观测结果与辐射带模型的比较,地球物理学报,2007, 50(3): 678 ~ 683. (SCI收录);

7. 邹鸿,陈鸿飞,邹积清,宁宝俊,施伟红,田大宇,张录,Si-PIN硅条带探测器的电子学测试,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7, 27(2): 170~173. (EI Compendex收录);

8. 邹鸿,陈鸿飞,施伟红等,一种用于空间粒子成像谱仪的计数器阵列,原子能科学技术,已接收。(EI核心收录)

获奖记录

2003,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第四完成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