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
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是一所由秦淮区教育局主管的公办初中学校。
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始建于2013年,因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满足优质教育需求,经南京市政府批准,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二十八中学整合,更名为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整合后,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将形成一校两区格局,原24中为成美校区,原28中为冶城校区。初步计划将初一、初二放在成美校区,初三放在相对安静的冶城校区,进行半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备战中考。
学校简介
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是秦淮区政府着力打造的一所公办初中,目前分为成美、冶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亩,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装备均达到现代化办学标准。学校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到1100余人。学校成立以来,以“善美”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课程、课堂、课题”为抓手,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以“E学、研学”为研究点,打造学校特色。学校成功创建为南京市首批小班化示范初中、南京市园林式校园、南京市智慧校园。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现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比例达到60%,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达70多人,许多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徐艳华老师荣获全国“体验式班会”大赛一等奖,张弛老师荣获江苏省生物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郭宇晨老师荣获秦淮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蒋志恒老师荣获市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及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方婧老师荣获区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许雯静老师、杜希真老师被评为秦淮区第一届区优秀青年教师。
学校除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外,还着力打造“善美”校本课程,现一共开设机器人、数字地理、啦啦操、羽毛球、创意手绘等十多门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积极参加南京市“数字化环境下的移动项目”研究,在初一年级选取2个班级进行教学实验。目前,生物、地理两门学科已实现“ipad”进课堂的常态化教学。学校合唱队荣获新秦淮区合唱比赛第一名,并代表秦淮区到南京市参赛,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也获得秦淮区的第一名。学校的啦啦操队荣获南京市二等奖。
学校密切联系学区内的4所小学,加强与小学的互动,做好小升初的工作。同时,也借力南京市第五高中的课程、师资和文化资源,提升学校的教科研水平。学校还积极地探索与小学、高中的衔接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总之,第五初级中学将站在新的发展平台上,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创新教学方法、彰显办学特色,为每个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学校荣誉
近几年,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攀升,办学特色日益彰显,社会美誉度高。被评为区教育质量评估一等奖、南京市素质教育示范初中、青奥示范校、数字化示范学校、首批“网络与数字环境下教学实验项目学校”、“星光学校”机器人基地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
办学成果
南京市第二十八中学:始建于1931年,原名“冶城”中学。2007年被列为南京市小班化学校,2011年完成校园改造出新,面貌焕然一新。近几年,学校重视内涵建设,以爱心教育为抓手,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办学质量显著提高。被评为区教育质量评估一等奖、教育改革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区文明单位、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陶行知研究会基地学校。
学校特色
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将两校整合后,坚持资源“只增不减”的原则。新学校继续保持小班化特色,每班人数不超过36人。2013年起,新学校招生将以“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番号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录取,统一管理。暂拟所辖石鼓路、汉中门、朝天宫、秣陵路、建邺路和府西街小学6个学区。
整合后,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将形成一校两区格局,原24中为成美校区,原28中为冶城校区。初步计划将初一、初二放在成美校区,初三放在相对安静的冶城校区,进行半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备战中考。
按照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办学,“一校两区”的功能定位,科学筹划整合后学校发展规划及文化建设,确保新学校的文化在继承中有发展,在融合中有创新。
参考资料
开学第一课·校长说|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校长徐萍:愿善美学子,不仅有独善其身之心,也要具兼济天下之志.百家号.2024-08-22
秦淮区义务教育学校名录.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2024-08-22
最美的校歌,唱给你听!南京五初校歌《善美芳华》发布.百家号.2024-08-22
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学校大全.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