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时差(Social jet lag,简称SJ),是由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由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与人类进化的生物钟相冲突而导致的一种现象。
形成原理
社会时差的产生是因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与内在的生物钟不一致。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身体不适,包括头痛、疲劳、失眠、情绪波动以及消化问题等。社会时差通常发生在快速跨越多个时区的飞行之后,而在乘坐较慢的交通工具或者南北向的旅行中则不会出现。
现象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社会时差的问题。许多人不得不在黎明前出门上班,直到深夜才回到家,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慢性睡眠不足。这是因为人们的生物钟适应的是自然的日出日落规律,而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在室内工作,无法直接感受到阳光的影响,同时社交和娱乐活动也常常占据夜间时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和数量。
研究
一项由德国和荷兰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表明,社会时差可能与肥胖有关联。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欧洲中部地区,大约三分之一的人群的社会时差超过两个小时,而三分之二的人群的社会时差至少一个小时。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指数(BMI)也会随之增加,尤其是在女性更年期阶段。对于那些BMI高于正常范围的人来说,社会时差越大,BMI就越高,而BMI低于正常范围的人群中,社会时差与BMI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
应对建议
为了减轻社会时差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调整日常生活习惯。首先,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阳光并参与户外活动,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昼夜节律。其次,减少晚间不必要的社交和娱乐活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办公场所选择靠窗的位置,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自然光进入工作环境,从而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生物钟节奏。
参考资料
社会时差.维普资讯.2024-11-04
德国研究者认为“社会性时差”加重肥胖.丁香园.2024-11-04
青少年社会时差与心理健康关联的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