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志
赵全志,男,1968年生,平舆县人,博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作物学,研究专长为水稻栽培生理。
人物经历
1988年9月-1992年6月,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本科专业,本科学习。
1992年9月-1995年6月,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5年9月-1998年6月,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21年09月至今,贵州大学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2022年08月至今,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农学院副院长。
是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水稻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水稻专家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作物学)、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农艺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科研项目
长期从事水稻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水稻高产栽培的源库关系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11项。提出了相对于产量库容、禾谷类作物的“三源一库”产量结构模式,提出并证明了水稻穗颈节伤流势的概念,对水稻、小麦等作物的伤流进行了系统研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穗颈节间液流强度对弱势粒充实的作用机理,主持人,2004-2007。
2、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特优抗病粳稻新品种方欣一号及无公害配套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主持人,2006-2008。
3、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活体监测稻米品质的机理及其技术研究,主持人,2004-2007。
4、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水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机理及其化学调控技术体系研究,主持人,2008-2010。
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夜间灌浆对水稻弱势籽粒充实的作用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主持人,2008-2010。
6、 贵州省水稻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贵大领军人才合字04号),贵州大学国家级领军人才科研专项,202207-202706,2400万元。
7、 独脚金内脂调节水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的生理与分子机制(32272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01-202612,56万元。
8、 南方稻优质丰产高效模式创新与应用(2022YFD23007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2301-202512,89万元。
9、 贵州省粮油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黔科合中引地008),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301-202412,250万元。
10、 贵州省高等学校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黔教技007号),贵州省教育厅2023年新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202307-202512,100万元。
荣誉
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第九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郑州市自主创新杰出青年获得者、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科技部2013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水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机理及调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