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报》是由国家电影局主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具有二级法人资格的全国电影行业唯一报纸。
历史沿革
1990年1月,《中国电影周报》正式创刊,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主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对开四版,周一刊,每周四出版;
1997年,更名为《中国电影报》;
1998年,由国家广电总局主管,中影股份艺术研究中心主办;
2000年,扩为对开八版,彩色印刷;
2002年,改为每周三出版;
2004年,增设《中国电影报娱乐周刊》,四开32-48个版;正报改为《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对开八版;
2005年1月,《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由对开8个版,扩改为四开32个版;4月,《中国电影报娱乐周刊》停刊,产业周刊恢复正报继续出版。
2012年,对报纸版式进行改革调整,整体正文字号在原有基础上减小半号字,版面包容量更大,风格更加清新大气;
2013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影股份艺术研究中心主办;
2014年,增设《中国电影报院线娱乐周刊》,每周五出版发行;正报仍在每周三出版;11月,《中国电影报》院线娱乐周刊与正报合刊出版;
2015年4月,《中国电影报院线娱乐周刊》停止出刊,正报继续出版;6月,《中国电影报》微信公众号开始运营。
2016年,《中国电影报》由原来的四开32版,恢复到对开16版(黄金报型)。
2019年,中国电影报刊网开通,中国电影报上线。
栏目介绍
《中国电影报》由国家广电总局主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电影报的前身《中国电影周报》创刊于1989年,为对开四版,1997年更名为《中国电影报》,2000年扩为对开八版,彩色印刷,2005年中国电影报改为《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为四开32版,彩色印刷,扩版后的《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将全方位扩充影视及传媒产业各环节相关内容,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敏锐的触觉,更深入的分析关注投资环境,聚焦产业走向,探寻营销策略,追踪市场趋势,纵览环球状况,用同质报纸中独一无二的超大容量继续搭建与中国影视产业一起成长的咨询平台。
《中国电影报》-特点
《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将一如既往地依托政府背景,立足影视产业背景,立足影视产业,涉猎和涵盖传媒产业,力求以最权威、最专业、最快捷的方式,向读者报道国内外有关影视产业的信息、政策、法律和行业动态,突出权威性、指导性、时效性、创新性和服务性。其中全面准确的电影制作信息及分析、中国电影市场各类排行榜独家发布、电视的制作营销动态及其特点解读,与美、英、日、韩等国专业媒体的互动合作,将成为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的主打版块、重头内容和全新亮点。《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融政策权威发布、产业资讯超市、现象深度透视、资源融通平台于一体,是为业界专业人士提供具有服务功能和指导意义的必读周刊。
《中国电影报》-宗旨
以最新的视角、最准确的信息,向国内外广大电影工作者和电影爱好者介绍中外影坛的最新动态和走向,并使党及政府对电影界的指示通过版面迅速加以传播,强化信息,注重理论,加强对话,繁荣电影创作与理论.
《中国电影报》-全新改版
《娱乐周刊》精彩上市
电影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报纸《中国电影报》日前全新改版,标榜“有趣·有种”、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娱乐界精确新闻”的《娱乐周刊》已经加入到竞争激烈的娱乐媒体市场。
导入市场运营机制的《娱乐周刊》由大型媒体投资集团中信文化传媒集团出品,8开48版单面全彩印刷,全国发行。无论是报道范围、文章风格,还是美术设计、出版形态,该刊都是目前市场上最高端的综合性娱乐媒体。
《娱乐周刊》全刊分为“宽银幕”、“全明星”、“新时尚”三部分,面向品位高尚爱好影视艺术和习惯文化消费的时尚人士,并兼容文化层次较高的大中学生群体。
“宽银幕”紧密结合全国院线和碟市,充分利用中国电影报的独家采访资源、政策优势和信息制高点,介绍热门电影、电视剧、影碟,为影迷提供翔实有趣的谈资,对热门影视剧做出中性、独立的评判,同时针对影视消费和读者需求,推出影碟导购和娱乐消费套餐。
“全明星”以事件报道、人物专访、话题评论为主,有见地、有棱角地完成对影视界、娱乐圈重大事件的独家披露、深度报道和第二落点的挖掘,以及当红明星的深度采访。
“新时尚”为读者提供文化消费的参考,提倡文化消费的新贵运动和极简主义,涵盖都市时尚生活,紧贴都市生活新亮点、重大流行动态、新的生活态度或群体。
《娱乐周刊》还将定期向读者随报赠送可视光盘,内有热门影片的精彩预告、影视MV、幕后花絮,并收录有各影视机构精心制作的专题节目,使得报纸不但能读,还有节目可看。该举措既是对读者的超值回馈,也是传统纸媒广告形态向电视广告拓展的有益尝试。
领导团队
现任领导
主要成果
《中国电影报》在国家电影主管部门领导下,依托主办单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面向全国电影行业各环节、各领域,以及关注中国电影的国内外热心读者,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文化、文艺的路线、方针、政策,向电影业界传递党的声音、党的主张,同时积极反映电影业界的成绩经验、矛盾问题,努力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成为党的方针政策在电影领域贯彻落实的主阵地、成为业内外了解中国电影行业最新动态的主渠道。
《中国电影报》注重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牢牢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同时注重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中国电影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电影强国提供更好思想引领、价值导向、精神支持、舆论保障。
《中国电影报》秉持全面、均衡、及时、客观的办报理念,注重发挥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和建设性,注重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新老媒体多管齐下、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前哨媒体和舆论阵地。
依托电影主管部门背景优势,成为发布官方重要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每周、每月、每季度及每年发布中国电影市场等行业权威数据,并配发专业深度的分析评论。长期开设要闻、制片、市场、技术、农村、评论、国际等多个常规栏目,涵盖面、辐射面广。密切联系各大电影制片、发行单位和重点院线、影院,以及各地电影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丰富新闻资讯。开设“名家影评”专栏,邀请100余位电影理论评论界权威专家撰写热门影片评论;依托主办单位资源优势,开设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室的“青年影评”专栏;搭建电影业界沟通交流平台,为业内资深人士开设个人专栏。与美国《好莱坞报道》、英国《国际银幕》等海外媒体合作,提供国际影坛最新产业资讯。
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紧扣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增强采编队伍的眼力、脑力、脚力、笔力,使得新老媒体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尤其是其微信公众号和官方新浪微博,越来越发挥出更大影响力。
参考资料
中国电影报社:出版.中国电影报社.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