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赫拉特

赫拉特

赫拉特(Herat,Harat)是阿富汗斯坦西北部的一个历史名城,位于哈里河中游右岸,距离喀布尔约600公里。人口约35万(2006年),居民主要为波斯人、塔吉克人。赫拉特始建于6世纪,曾是中亚、南亚与西亚地区交通、贸易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7世纪后期开始,赫拉特先后被阿拉伯、波斯、中亚和北印度等地区的伊斯兰教诸王朝所占领。帖木儿以中亚为中心建立了帖木儿帝国,赫拉特成为伊斯兰文化和学术中心之一。 赫拉特在11世纪至1220年之间,发展成为中西亚的金属品制造业中心,尤以镶金银的铜器闻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如今,赫拉特是赫拉特省省会,位于阿富汗西部,是中亚与西南亚、南亚的重要枢纽。

历史

前541年,被兴起于亚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古波斯帝国的居鲁士二世纳入其治下。

前329年,在兴起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马其顿王国王朝对波斯帝国战争中,亚历山大大帝陷赫拉特城后建筑堡垒。

前312年,该区成为希腊化的塞琉西帝国的一部分。

前246年,该区成为中亚希腊化王国的狄奥多特一世巴克特里亚王国的一部分。

前167年,赫拉特为帕提亚王朝的一部分。

300年左右,赫拉特成为萨珊王朝治下的基督教的中心,设有一名景教派主教

484年赫拉特被嚈哒夺取(赫拉特战役)。

644年,之后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786年-809年,赫拉特是阿拔斯王朝的一部分,后先后被塔希尔王朝和萨法尔王朝统治

867年-869年,纳入萨曼王朝统治。

1040年前,从属于加兹尼王朝,1040年始被塞尔柱帝国统治。

1175年,被阿富汗中部的古尔王朝占领,后归属阿拉丁·摩诃末的花剌子模帝国。在这时期,赫拉特发展成为金属品制造业的中心,尤以镶金银的铜器闻名。

1221年,成吉思汗四子孛儿只斤·拖雷攻破赫拉特,拖雷下令大屠杀,杀一万余人。随后赫拉特背叛,蒙古将军宴只吉带在进行了6个月的围攻之后,于1222年6月14日再次攻占该城,赫拉特遭遇屠城浩劫,按波斯历史学家的说法,丧命者有200万之多,这当然是言过其实,当时聚居城中的人可能在35万到50万之间,其中包括城外逃来的难民。在蒙古人大屠杀之后,生还仅四十余人;这场屠杀整整占用了一周的时间。

1345年—1381年,此地成为卡尔提德王朝的一部分。

1381年赫拉特又再度遭遇大屠杀浩劫。突厥人帖木儿攻陷赫拉特后,采取了成吉思汗式的屠城方针。帖木儿令四子沙哈鲁为赫拉特总督。

1405年帖木儿死,沙哈鲁登上帖木儿帝国皇帝宝座,立赫拉特为首都。沙哈鲁皇帝悉心建设赫拉特,终于将它建设成为一个媲美撒马儿罕的美丽城市。

1413年沙哈鲁王遣使么到中国朝贡;同年朱棣派遣中官李达、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等9人使团出使帖木尔帝国,访问赫拉特。

15世纪末叶,古哈尔沙德女王营建带双尖塔的穆塞拉伊斯兰教清真寺。古哈尔沙德陵被认为是帖木儿帝国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1837-1838年,恺加王朝沙阿穆罕默德·沙在俄罗斯帝国支持下发动了赫拉特围困战,派遣3万大军攻打英国庇护下的赫拉特,围城十个月后因英国威胁而撤退。

帖木儿

1405年帖木儿临终时,封第四子沙哈鲁于此,后建为首都。明永乐帝朱棣曾遣使通帖木儿帝国,沙哈鲁亦派使访明。赫拉特有些古建筑上还留有中国式的图案。这里清真寺布满全城。始建于11世纪初著名的贾米清真寺,经15世纪重建,可容8万人同时礼拜,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北门后有豪华的古尔王朝皇帝的陵墓。城郊有帖木儿帝国苏丹·侯赛因·拜卡拉创建的伊斯兰教经学院,4座尖塔高耸挺拔,为本城的标志之一。城西的郭瓦沙古学府系沙哈鲁之后裔建于1420年,历经22年完工,现只剩废墟,但遗存的高塔六柱,外层以蓝绿琉璃瓦镶嵌,规模宏伟。东北郊的加扎尔加赫有一座苏菲派修道院,内有11世纪苏菲派诗人阿卜杜拉·安萨里的大理石墓,是著名的苏菲派圣地。西北郊有古哈尔·沙德皇后陵墓和6座尖塔。从皇后陵北行不远,还有苏菲派诗人贾米的陵墓,也是该城的主要古迹。城北以15世纪波斯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比扎德公园,有500年历史。园中有帖木儿儿媳古哈尔·沙德的陵墓,建造精巧,蓝色拱顶别具一格。

参考资料

赫拉特: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名城.澎湃新闻.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