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是由巴彦游击队改编而成的红军部队。1932年11月巴彦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军长兼独立师师长张甲洲,第一政委(一说政治部主任)赵尚志。1933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番号取消。
基本情况
巴彦抗日游击队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共满洲省委在北满首创的一支抗日武装,这支抗日队伍的创始人是张甲洲。
1932年11月中旬,巴彦抗日游击队休整后准备开始第二次西征。这时,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吴福海来队,带来满洲省委两条指示:一是把巴彦抗日游击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二是打土豪,分田地,执行南方苏区土地革命时期政策。当时巴彦抗日游击队的兵力不足于编一个军,但遵照省委先给部队番号后发展的原则,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36军江北独立师,中国工农红军36军的番号保留,没有建立军部,红36军只辖江北独立师一支部队。张甲洲任军长兼独立师师长,赵尚志任第一政委,吴福海任党代表兼第二政委。各大队都改为团的编制。此外,师部还直辖教导队、卫生队两个直属队。改编以后,精简下250多名年老体弱的战士。
巴彦抗日游击队改编工农红军36军以后,执行中央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时期政策,每到一个地方就打击地主,把浮财分光。自从执行这项政策以后,有些情况产生了变化。原来大多数地主对游击队是支持的,给粮食、给武器;自从执行这个政策以后,他们就不在给游击队送粮食、送武器了,部队甚至受到地主武装的进攻。此外,部队上有些地主家庭出身的指战员,也渐渐离队。由于不再执行抗日统一战线,加之未能正确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部队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红36军撤销后,张甲洲去富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为抗联部队提供情报、枪支和电台,并策动富锦伪山林警察署长李景荫率部起义。张甲洲的行动引起了日伪当局的注意。1937年8月28日,张甲洲突遭日伪军武装伏击,壮烈牺牲,年仅30岁。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第一政委赵尚志在1933年4月去宾县参加抗日义勇军孙朝阳部队,继续从事武装抗日活动。后去尚志市组建东北抗日联军,被选为队长。该部队后发展为东北抗联第3军,赵尚志任军长。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鹤立镇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英勇牺牲,时年34岁。原中国工农红军36军江北独立师党代表、第二政委吴福海1933年1月任中共道里区区委书记,4月任中共吉东局组织部部长。7月加入李延禄组建的抗日救国游击军。1937年后加入新四军,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大队长、新四军先遣支队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副司令员、华中军区海防纵队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农垦局副局长。原中国工农红军36军江北独立师特派员于天放于1933年3月被满洲省委派遣到齐齐哈尔市,组建满洲省委龙江特别支部并任书记。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随军学校教育长、11军(辖一个师)1师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黑龙江省军区副政委、黑龙江省政府副主席。
抗日游击队
巴彦抗日游击队
巴彦抗日游击队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共满洲省委在北满首创的一支抗日武装,这支抗日队伍的创始人是张甲洲。
张甲洲1907年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张家油坊村的一个地主家庭。1923年,张甲洲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但他接受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闹学潮,反抽丁,因此被开除学籍。同年,他考入沈阳文华中学。此时,发生了上海“五”惨案。他作为沈阳市学生会主席,领导学生游行示威,支援工人罢工,又被学校开除。1926年,张甲洲回到齐齐哈尔,考入齐齐哈尔甲种工业学校,入学半年被选为黑龙江省学生会主席。之后,他因为反政府、闹学潮、烧日货而被逮捕入狱。在全省师生强烈要求和大力营救下,他走出了牢门,于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出狱后于1930年8月5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加强清华大学地下党组织的领导力量,1930年9月,他放弃了北大的3年学业,受党组织委派考入了清华大学政治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甲洲任中共北平市市委代理书记,参与领导北平20多所高等院校学生开展抗日活动,积极参加了北平学生南下请愿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政府出兵抗日。1932年在中共满洲省委的支持下,张甲洲等在巴彦县北部山区建立了巴彦抗日游击队。张甲洲任总指挥,中共满洲省委派省委军委书记赵尚志到部队协助工作,任参谋长。巴彦抗日游击队刚建立,日伪军就前来“讨伐”。张甲洲率部转入山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数次“围剿”,巴彦抗日游击队也在战斗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200人,半年时间逐渐发展到1000余人。转战于呼兰区、兰西县、青冈县、明水、林甸县、依安县、拜泉县、通北、绥化市、庆安县等地,第一次西征就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建制背景
中国工农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是由东北地区的抗日游击队改编成的红军部队。在东北抗日战争期间的1932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为了贯彻中央北方会议提出的“使义勇军变为红军,创造苏维埃政权”的指示,把一些东北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红军番号建制,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三十三军、三十六军。因为兵力有限,按照先发番号再发展的原则,这三支红军番号的队伍没有设立真正意义上的军,而是首先设立了军下属的游击队。
1932年11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巴彦游击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
编制序列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没有建立军部,只辖一支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军长兼独立师师长,赵尚志任第一政委(一说政治部主任),吴福海任党代表兼第二政委。各大队都改为团的编制。此外,师部还直辖教导队、卫生队两个直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