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猿图
《松猿图》轴是南宋著名禅宗画家法常的一件传世名作,绢本,水墨淡彩,纵173.3厘米,横99.3厘米,藏日本京都大德寺。
正文
展开画轴,但见老松斜出,树干上栖息着一对子母猿,白面长臂,猿面只用四、五笔开出,毛发蓬松,臂、爪在毛中显露出肌肉的柔劲和灵活。
基本资料
名称:《松猿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简介
此图和《鹤图》、《观音图》为三幅一套,此为右轴画。画中子母猿居于古松之上,猿与松的横斜交叉恰好平衡,且与中轴相连。笔法粗犷放达,猿周身浓黑、面部作白,五官用焦墨简点,近似符号,以浓墨画猿骨干、脚爪,后用笔擦之,质感很强。以“蔗渣草结”笔法写松干枝枝叶,不拘一格、生动泼辣。构图颇具匠心,松干由近及远,直插天空。附枝短杈,使空间分割多样。
此图绘两只黑猿踞于松干上,一成年猿将一幼猿拢于怀中,形象十分生动。画家用浓墨乾笔绘猿身皮毛,很真实地表现出蓬松的质感,墨猿刻画得较为工致,可见法常是有写生基础的。斜穿画面的松树枝干,直接用淡墨出;用浓墨画食用葛,用笔轻快简逸,松针以散锋用浓墨乾笔擦出,从松树的画法可看出梁楷对他的影响。法常的一些作品在当时就流入日本,对日本绘画也产生了影响。此图无款,与《观音》、《竹鹤》二轴为三幅一套,是法常传世的代表作。
收藏
此图称得上流传有绪。当时来华学习佛法的日僧圣一国师是法常的同门,圣一于淳祐元年(1241)归国,法常作《观音·松猿·竹鹤》三对幅相赠。《松猿图》便是其中之一。
至室町时代为足利幕府所有,《君台观左右帐记》和《御物御画目录》中均有记载。后为足利家庙妙心寺三十五世住持太原雪斋寄纳于大德寺,珍藏至今,被尊为“国宝”。
此外陆续流传到日本的法常画迹,还有《潇湘八景》、《松树八哥》、《芙蓉》、《柿子》等数十件。这些作品深得日本人民的尊崇,在日本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著名画家如可翁、墨庵等,都与法常画风波澜相沿。法常在日本被奉为“画道大恩人”,特别是他所画的这对子母猿,更被作为典范,尊称为“牧溪猿”。
画家简介
法常(?-1180),号牧溪,本姓李,蜀人。青年时曾中举人,后流落西湖六通寺为僧,从师无准。元吴大素《松斋梅谱》中记载他的事迹较详,其中提到他“喜画龙虎、猿鹤、鸟纲、山水、树石、人物,不曾设色,多用芦查、草结。又随笔点墨,意思简当,不费妆缀。松竹梅兰,不具形似,荷鸳芦雁,具有高致。”此图画风草率,不假雕饰,别有生意流动;尤其是树树的笔法极为粗糙随意,可能正是用芦查草结之灯涂抹而成。
参考资料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artx/huihua/12362HTML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