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哲学》是由陶东风撰写的学术著作,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1994年5月出版。

内容简介

《文学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对文学史的惯常理解,即文学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书中探讨了文学、艺术、历史、存在、真理、价值、审美的前提假设,并对文学发展的历史与规律、文学史的书写方法与模式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和知识学分析。作者试图建立一个能够概括文学普遍特征的理论框架,以理论的普遍性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的文学史现象和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文学发展史的主要问题、文学史书写与研究的基本理论、文学史书写的个案研究。其中涉及了史达尔夫人、泰纳、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等学者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律与他律及中介论等个人见解。

目录

导论

Ⅰ何谓文学史

Ⅱ文学史与文学的历史

Ⅲ文学史的时间坐标与哲学性

上篇

文学发展史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文学史与文学经典

第一节 文学经典的类型及其意义

第二节 文学经典机制的失落与后文学经典机制的崛起

第三节 两种文学经典的夹缝

第四节 文学史,文学经典化的历史

第二章 文学史与文本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化和文本的历史化

第二节 文学史,文本及其他因素的参照作用

第三章 文学史与历史发展中的文学

第一节 史诗的三次衰亡

第三节 在“进化”图式中的文学

第四章 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文学发展中的“遗忘”机制

第二节 文学发展中的记忆机制

第三节 词、曲、小说的文体变迁与知识分子的话语转型

第五章 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文学传统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意义蜕蚀与经典化的文学史规律

第三节 文学史,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

第四节 文学史中创作水准退化的积极意义

中篇

文学史书写与研究的基本理论

第六章 文学史的主要类别

第一节 人文科学概论的一体化——总体文学史

第二节 长时段考察——朝代分期之外的文学史

第三节 文学历史长河的一簇浪花——断代文学史

第四节 园丁的工作一一门类文学史

第七章 文学史的述史模式

第一节 历史述录的客观性与述史模式

第二节 文学史述史的典型模式——原型、经典、进化

第三节 文学史与中轴原理

第四节 文学史叙述框架的问题意识

第八章 文学史的述史机制

第一节 文学史的述史机制

下篇

文学史书写的个案研究

参考资料

文学史哲学.文学史哲学.2024-11-16

文学史哲学.文津搜索.2024-11-16

文学史哲学搜索.读书网.20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