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鞘双条杉天牛
粗鞘双条杉天牛(学名: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属于天牛天牛亚科杉天牛属的一种昆虫。
形态特征
粗鞘双条杉天牛体型偏小至中型,体长范围在10-25毫米,宽度约为4.5-7毫米。其身体扁平,头部和前胸呈黑色,且前胸覆盖着浓密的淡黄色绒毛。触角和足部颜色为黑褐色,而鞘翅目则呈现出棕黄色,每个鞘翅中央和末端各有一个大的黑斑,有时中央的黑斑并不触及中缝。腹部的颜色为棕色。触角相对较短,雄性的触角长度通常不超过体长,而雌性的触角长度仅为体长的一半。前胸背板上有五个光滑的瘤状突起,这些突起排布成梅花形状。鞘翅的末端呈现圆形,基部的刻点较为粗大并带有皱纹,其他翅面上的刻点相对较小。
分布范围
粗鞘双条杉天牛在中国广泛分布于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四川省等地。
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
粗鞘双条杉天牛的生活周期包括一年一代或两年一代的情况,其中以成虫或美国白灯蛾的形式过冬。成虫会在树木表皮的裂隙中产卵,幼虫初期会危害木质部和形成层交界处,造成扁平而不规则的虫道。随着幼虫的成长,它们会深入木质部,导致树干内部出现空洞。在某些情况下,幼虫会出现滞育现象,不同地区的幼虫滞育比例在10%-50%之间。
危害
粗鞘双条杉天牛主要危害杉木王和柳杉,尤其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它是杉木的重要害虫之一。幼虫通过蛀食植物的韧皮部和木质部来获取养分,这种行为会导致树皮容易脱落。当树木处于虚弱状态时,受到侵害的部分就会枯萎,如果持续遭受侵害,则可能导致整个树木的死亡。
防治方法
针对粗鞘双条杉天牛的危害,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检疫控制:严格实施检疫制度,防止该虫的扩散和蔓延。
林木管理:加强对林木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清除受感染的木材,如病害木、衰弱木、濒死木荷枯死木,并集中处理以消除美国白灯蛾和成虫。同时,清理林内的树枝和落叶。
引诱捕杀:在每年的3月至4月期间,使用新鲜的柏木作为诱饵,吸引成虫产卵。随后,在5月份,将柏木的树皮揭开并折叠,以便集中消灭幼虫。
天敌保护:注重保护自然界的天敌,如啄木鸟科和棕色小蚂蚁等,以帮助控制虫害。
化学防治:对于运输过程中携带虫害的原木,可以采用溴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进行熏蒸处理,用量分别为20-30克/立方米和12-15克/立方米,熏蒸时间可以选择24小时或72小时。另一种方法是将虫害木浸入水中至少一个月进行水处理。此外,还可以将原木去皮后,使用细枝条沾取特定浓度的药剂,如20%杀灭菊脂乳油、25%蛾蚜灵可湿性粉剂或2.5%溴氰菊脂,插入虫道进行毒杀。对于树干上的卵,可以涂抹绿色威雷、氯氰菊酯胶囊或8%对硫磷乳剂,浓度在100-200倍之间。另外,也可以使用30%杀锌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稀释1000-1500倍后喷洒在树干上,以杀死初孵美国白灯蛾或正在侵蚀韧皮部的幼龄幼虫。
参考资料
双条杉天牛和粗鞘双条杉天牛的区别 .道客巴巴.2024-10-29
赤胸扁鞘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征及防治】.豆丁网.2024-10-29
杉木灾后易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要点.浙江省林业局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