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夏铁鹞子
平夏铁鹞子,西夏时期由党项族豪族子弟亲信组成的骑兵,称“铁骑”或“铁鹞子”,是西夏最精锐的铁林军,李元昊时期,铁骑总数3000人,分为10队,骑良马,着重甲,作战时作为前军冲锋陷阵。
平夏是指夏朝生活在夏州一带的党项部落,也是西夏的名称起源。铁鹞子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比喻。鹞,形状似鹰,但比鹰小,是一种凶鸷迅捷的鸟纲,捕雀为食,产于高山密林,铁青色者居多。中国的少数民族,一般都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对鸷禽食肉目比较熟悉,用它们作为自己军队的名号,表达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
铁鹞子是大夏国最有战斗力的队伍,骁勇善战,以一当十。这些从各地兵卒中精选出来的战士,再经过专门的骑射训练,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被编入铁鹞子军。他们平时是作为卫戍军负责守卫京城王宫或是随同皇上、太后出行,战时则随从皇帝出征。
简介
西夏军队以骑兵为主力,骑兵作战能力很强。由党项族贵族子弟组成的精锐骑兵称“铁骑”,或称“铁鹞子”。在战斗中“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西夏的“铁骑”,见于记载的有着名的元昊侍卫军中的“铁骑三千”,在朝廷直属部队或监军司驻防军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史载,宋元祐七年(1092),西夏以数十万兵进攻刘宋环、庆二州,在其中一次战役中西夏军队有“铁鹞子数万迫近洪德寨(今环县西北)”。
选拔制度
西夏军将是经选拔共同任命,并履行正式、隆重的仪式。“有将信,行文字”,向受命者颁发军印、符牌和任命文书,并按照不同职衔授予旗、鼓、金等指挥用具。据文献记载,西夏军队中除正式军卒和负赡兵以外,还有名为“私人”、“役人”、“虞人”、“刑徒”、“苦役”等几类人,大约都是在军中服劳役者,以供将领与正军驱使。
赏罚规定
赏罚规定十分详尽,军中以十五个官阶为区分等级。赏功的主要内容有:在战斗中杀敌一人以上者都可得赏。杀的人多,赏赐也多。但如果杀了敌人,后又战败的,就不能奖赏;俘获敌军人、马、甲胄、旗、鼓、金,总数在百件以上者,可得赏,俘获越多,赏赐也越多,包括俘获敌方的妇女、儿童。攻城战斗中,先登上敌人城头,破城者;我军打败仗时,能够殿后抗敌,使全军安全撤退者;对于虚报俘获和杀敌数量者能够揭发报告的人;“虞人”带路有功者;将领打败仗,但其护卫、队人能挫敌军锋者;挫敌军锋、大败敌人者。奖赏办法是按在战争中得及失人、马、甲胄、旗、鼓、金等,在功罪相抵之后,功超过罪,分等级奖赏,有的加官,有的赏给不同数量的金、银碗,金、银腰带,衣服,鞍,茶绢等物,以及赏赐荣誉称号。
罚罪的主要内容有:遇战,不敢战而逃者;在战斗中打败仗者;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军、战斗、会合者;战争中不互相援助者;有战争中弃失本部人、马、甲胄、旗、鼓、金,数量超过一定限度者;虚报俘获量、杀敌量和买卖首级者;察军、司吏徇私舞弊或检查不严,以致出现虚报者;反之,诬告者也要获罪;在战斗中,主将阵亡,或亡失旗、鼓、金时,该部的护卫、首领、押队、亲随等都要受到严惩;战斗中,察军擅自离开主将,又对战事不了解者。处罚的手段有:处死,终身监禁,罚作苦役,杖刑和刺字,夺兵权,减、免官职,罚马等。
步跋子
步兵是西夏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数最多。西夏步兵最精锐的是由“山间部落”丁男组成的,称“步跋子”。《宋史·兵志》四记载:“有山间部落,谓之‘步跋之’者,上下山坡,出入溪间,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西夏同宋朝作战时,于“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步跋子”吃苦耐战,特别以由称“山讹”的横山党项羌组成的最为着名,《宋史·夏国传》记载:“苦战倚山讹,山讹者横山羌,平夏兵不及也。”此外,还有炮兵、水兵、擒生军、强弩军等兵种。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在西夏军队中“有炮手二百人,号‘泼喜’,陡立旋风炮于橐驼鞍,纵石如拳”。水兵在文言文西夏史料中没有发现记载。宋代史籍间有涉及,宋熙宁三年(1090)山西省报称,“西贼水军恐于离石区(今山西离石)渡河,令吕公弼过为之备”。宋元祐六年(1091),宋熙河兰岷路经略司奏称,兰州市(今属甘肃省)沿边安抚司申报:“有西界水贼数十人俘渡过河,射伤伏路人,寻斗敌,生擒九人”。宋政和六年(1116),宋军筑大清河新城,赐名德威城(今甘肃靖远西南),“河北倚卓罗监军地分水贼作过去处”。从以上记载知西夏于黄河沿岸要地都编有一定数量的水军。
擒生军和强弩军都是西夏的世界十大特种部队,担负特殊的作战任务。《宋史·夏国传》记载,西夏军队“别有擒生十万”,可能是在战斗中配合正规战斗部队担负俘掠生口的辅助兵员。据史籍记载,李乾顺乾顺时,庶弟李察哥建议置强弩军对付宋军,他说:“国家用铁鹞子以驰骋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险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铁骑难施;若遇弩枪箭,步奚自溃。盖可以守常,不可以御变也。夫兵在审机,法贵善变,羌部弓弱矢短,技射不精,今宜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兼以标牌,平居则带弓而锄,临戎则分番而进,以我国之短,易中国之长,如此,无敌于天下矣。”崇宗采纳察哥的建议,建立强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