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壮体沙鳅

壮体沙鳅

壮体沙鳅(学名:Botia robusta)是辐鳍鱼纲鲤形目花鳅科沙鳅属的一种鱼类。它的体型短而粗壮,稍微侧扁,头部高而侧扁,吻稍尖,眼睛大。壮体沙鳅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体长可达18公分。它的模式产地在广西阳朔。壮体沙鳅是一种小型鱼类,生活在砂石底的流水中。

形态特征

背鳍Ⅲ~8;臀鳍Ⅱ~5;胸鳍Ⅰ~11~12;腹鳍Ⅰ~6~7。

体长为体高的3.8~4.8(平均4.4)倍,为头长的3.3~3.9(3.6)倍,为尾柄长的7.0一8.6(7.6)倍,为尾柄高的6.4~7.9(7.3)倍。头长为吻长的1.9~2.3(2.1)倍,为眼径的4.8~5.7(5.4)倍,为眼间距的4.5~5.4(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78~0.94(0.90)倍。

体短而壮,侧扁。背缘隆起度大,背鳍起点为体的最高点。尾柄长等于或小于尾柄高。头长大于体高。吻长大于眼后头长,约等于眼径和眼后头长之和。眼大,侧上位;眼间距等于或稍大于眼径。眼下刺分叉,粗壮,末端达眼后缘。颅顶囱门小。口下位。颏下具1对肉质突起。须3对,其中吻须2对,聚生于吻端,口角须1对,其长等于眼径或稍短,末端不达眼前缘。

背鳍前距为体长的49~56%。腹鳍起点位于背鳍第2~3根分枝鳍条下方,末端达到或稍超过肛门。肛门至腹鳍基部的距离为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距离的72一78%。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尖形。

侧线完全,平直。颊部无鳞。鳔相当特化,前室为骨真所包,后室缩小,其长仅为前室的1/3。肠管短,约为体长的85%。脊椎骨4十28~30。

体黄绿色,体上具6条紫黑色垂直带纹,其中第二至第五条伸至体侧各分为2条延伸至腹部。头背面和侧面各有1对自吻端至眼间的紫黑色纵条纹。头侧具有不规则的斑点或缺如。背、臀、腹、胸鳍鳍间各具一条紫黑色带纹;尾鳍沿外缘具∑形黑色带纹。

分布范围

壮体沙鳅分布于中国南部的西洋江珠江九龙江等水系。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