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路隧道
大连路隧道(大连市RoadTunnel),位于中国上海市杨浦区、浦东新区,是黄浦江上的第三条水底公路隧道。
2001年5月25日,大连路越江隧道工程开工建设;2003年9月29日7点,大连路隧道通车。
大连路隧道全长2526.88米,为双向双管四车道规模,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
发展历程
2001年5月25日,大连路越江隧道工程开工建设。
2002年12月24日,开始钻孔。
2003年5月2日,混凝土浇筑全部完成;同年9月29日7点,大连路隧道通车。
2019年10月,大连路隧道5G网络覆盖,将成为中国首条5G越江隧道。大连路隧道
隧道位置
大连路隧道西起霍山路,沿大连路经惠民路、榆林路、平凉路、杨树浦路后越江,至浦东上海港新华港务码头登陆,随后沿东方路经昌邑路、浦东大道、西霞路,最后至乳山路终点站。大连路隧道
运营情况
大连路隧道通行后,全天禁止行人、非机动车通行;全天禁止二轮摩托、轻便摩托车通行;全天禁止装载易燃易爆化学品和危险物品的车辆通行;全天禁止货运机动车通行。限高4.2米。
大连路隧道浦西地区的交管措施作出调整:大连路唐山路口全天禁止机动车北向东左转;大连路霍山路口全天禁止机动车北向东、南向西左转。
科学研究
科研成就
大连路隧道首次采用超薄超宽高精度钢筋混凝土管片、环间采用错缝拼装方式。
大连路隧道建设在中国国内首次采用了两台超大型盾构同时掘进,施工效率提高,用了二十八个月完成建设。
大连路隧道在中国国内首次设置了江底联络通道。
隧道设计
隧道结构
在隧道入口的敞开部分引道段、光过渡段及峒口的处理上采用较为粗旷的手法,三根“石”分立车道两侧,寓示着进入隧道界内。45.2米长自然光光过渡沿用传统格栅梁风格,表面涂以浅灰色涂料;两侧墙面灰红色色块由深至浅配合司机进出峒口视觉过渡;峒口上方“门”字形框架上书“大连路隧道”,整个立面用灰色铝板及不锈钢装饰。
隧道参数
大连路隧道全长为2526.88米,东线2565.740米,西线2549.600米;其中越江段分别为1275米和1253米,设双管双向四车道,通行净高4.5米,设计车速40千米/小时,设计最高车辆通行流量为单向每小时4854辆次。
设备设施
在圆形隧道的车道板下设置了1.4米宽的安全通道,并在盾构工作井中使其与矩形隧道中的1.5米宽安全通道相通,且作正压送风。矩形隧道的安全通道每隔60米设安全门。圆形隧道的双车道中间每隔60米设一个安全口,同时两条隧道之间每隔400米设连接通道。当一孔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人员可由安全门(连接通道或安全口)进入安全通道,按照控制中心发出的指示,迅速疏散至地面。此安全通道也是消防队员进入火场的消防通道。
浦东浦西的盾构工作井中设有紧急疏散车道,一旦前方有紧急状况,车辆可以调头进入另一孔隧道。
配置上考虑了防灾工况,如消火栓、灭火器、水喷雾、消防泵房、监控摄像机、报警按钮、隧道排烟系统、事故照明、疏散指示等。
在隧道进出峒口处设置光过渡,有效消除司机进出峒时的明、暗适应。
确保行车安全,车道二侧采用0.75米高、0.5米宽的防冲击侧石。
考虑到隧道内司机的视觉感受,醒目的竖线条会扰乱司机视觉,在隧道侧墙面上仅设平行路面坡度的引条线,并在侧墙顶和防冲击侧石顶各设一条橘黄色腰带,与隧道顶部两条光带一起贯通整条隧道,给人以导向和流畅的感觉。
大连路隧道营运管理控制系统还采用了全新的联动式计算机系统,中央控制室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对隧道内的消防、通讯等系统进行控制,隧道监控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从浦东东方路、栖霞路入口进入大连路隧道,但见两侧墙体的彩釉贴面已经铺完,隧道顶部两端照明灯一字排开,全部安装到位,紧靠灯源的是每间隔3米、一个个犹如高尔夫球杆般密密麻麻的向下探出的自动喷淋装置,倘若发生火警,它们将在第一时间实施喷水灭火。隧道内设置了一条红外线光纤,控制喷淋的关键就靠它。红外线光纤会自动替隧道量“体温”,一旦隧道内的温度超过了设定警戒线,像发生火灾等这类灾害性事故,红外线光纤便立即将信息反馈到中央控制室,灭火等应急装置马上开启,间隔东西两线的防火卷帘门也会自动打开,此时,消防、救护车辆随即及时到位,形成有效扑救。
项目评价
开国内逃生通道之先河
沿着隧道一路前行,基本上每隔30米左右,路面就会出现一个窨井盖,它的学名叫“逃生通道”。利用底部空间设置逃生通道在国内越江隧道中尚属首例。车轮下面有地道,而且能走人。在打开窨井盖子后,攀着边缘,沿着一级级铁梯,记者随着工程技术人员下到逃生通道,抬头看,还挺高的,高度至少有3米,没有一丝的压抑感。虽然处在最底层,可空气仍然比较流通。张开双臂丈量一下,横向的幅度也挺宽,至少可并排跑动三个成年人。位于杨浦大桥和延安东路隧道之间的大连路隧道,总长2.5公里,由两条直径名为11米的双向四车道隧道组成,除了隧道下部设置了一条与隧道平行的能够走人的逃生通道外,隧道内的人员还可以通过专设的联络通道疏散到另一条隧道内,确保快速撤离。此外,隧道两端另又设计了一条通向另一条隧道的车辆应急通道,一旦一条隧道发生火灾和突发事件,车辆也可以从应急通道尽快撤离到另一条隧道内。
环保设置更亲民
为了保证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大连路隧道还配备了能控制烟雾及热量扩散的装置,为滞留在隧道内的乘客或消防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风量。同时,设计人员又在风机上做足了“文章”,专门为风机配置了消声器,车辆行驶声和风机运作时这两大噪声源将受到严格控制,隧道顶部和侧墙上部安装的吸声材料以及隧道口关键部位安装的隔声屏,都能将烦人醇噪声一一回收,最终确保附近居民少受噪音干扰。此外,为了避免车辆碰撞损坏隧道,大连路隧道还配备了新颖的预警设施,车辆入口处专门设置了超高车激光检测仪,只要有超高车进入,检测系统立即会发出红色禁止通行的信号。
大连路隧道隧道投入使用后,将大大缓解延安东路隧道和杨浦大桥以及外滩的交通拥堵状况。大连路隧道仅用了28个月就完成了建设,是目前中国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大型越江公路隧道。
大连路隧道位于杨浦大桥和延安东路隧道之间,是上海市市区东北角直通浦东陆家嘴街道的过江捷径,它的建成通车将有效缓解延安东路隧道和杨浦大桥的交通压力,同时对缓解外滩和吴淞路闸桥的交通拥堵状况发挥重要作用。
公交线路通行
746路、870路、871路、975路
参考资料
上海黄浦江大连路隧道工程开工.中国新闻网.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