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泛,山西黎城人。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黎城县委书记、太行山一地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副组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处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副省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人物简介
霍泛(1915.11—2009.4.14)1915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黎城县西井镇下寨村。曾就读于长治师范学校、山西省立第一中学。1936年1月在北平弘达学院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革命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9月后任太行区党委宣传部秘书兼教育干事,黎城县牺盟会组织部部长、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太行区党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太行一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1949年1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组长;1953年1月任中央农工部农村互助合作处副处长。1957年9月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农工部部长、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档案局局长;1964年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候补书记。“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停职关押长达10年之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恢复工作。1981年3月任山西省副省长,同年10月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1983年4月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8年2月退出领导岗位后被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聘为特约研究员;1995年12月中央批准离职休养;2002年1月中央批准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霍泛同志是省六、七、八次党代表大会代表,省五、六、七届人大代表
人物生平
青年时期的霍泛同志积极追求进步,追求真理,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参加了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北平学生读书会”,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信仰。“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爆发后,他被选为弘达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积极投身运动并参加了北平学联会组织的南下抗日宣传团。次年加入共青团并担任弘达支部组织委员,后被中国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他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冒着生命危险掩护王维纲同志(注:冀南农民暴动组织者之一,被国民党当局判处死刑,当时任狱中党组织负责人,解放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成功越狱,震动了北平市反动当局。
抗日战争时期,霍泛同志出狱回到家乡黎城县,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他组织黎城县军民积极配合八路军反扫荡作战,平息了“离卦道”暴乱,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努力发展生产和改善群众生活,为建设黎城县抗日民主政权和支援前线,为发展壮大当地抗日武装力量和开展党的工作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霍泛同志担任太行区委、太行一地委领导职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扎实开展群众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各项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霍泛同志始终牢记 “两个务必”,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勤奋工作,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即使受到不公正对待,也毫无怨言,继续努力工作。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期间,起草了《关于中农与富农的划分问题》《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应当怎样去发动和组织群众》等文件,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南方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1年受党的派遣赴苏联了解集体农庄情况,受中宣部有关同志委托,撰写了《苏联集体农庄是怎样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调研文章供党内学习。在中央农工部工作期间,参加了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政策的制订工作,推动了农业经济学健康发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作期间,参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筹备工作,组织起草了区党委有关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和指示,其中关于广西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的报告,中央作了重要批示并转发全国。他经常深入各个县市指导工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霍泛同志调回山西省工作。他衷心拥护并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投入家乡的改革发展事业。在担任省委常委、副省长期间,他坚持从大局出发,积极参加省委、省政府的集体领导,为全面准确了解基层情况和把握党的政策,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推动“三农”工作提供了依据。他在农村、县城、机关宣讲党的农村政策近百次,为全省农村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981年至1985年,他连续参加了中央关于农村工作五个1号文件的起草工作,为推进全国农村改革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在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加强省人大机关建设尽职尽责,辛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霍泛同志退出领导岗位后,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深入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他始终关注农村和农民生活,不断进行调查研究,主动为推进“三农”工作建言献策,经常下乡看望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他把一生积累的精神财富编印成《霍泛文集》,计140余万字。离职休养后仍担负一些社会职务,继续为社会奉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