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K1380+000—K1416+000),是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组成部分,包括大桥主桥及其附属设施、海中平台(海天一洲)、服务区。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建设;于2007年6月26日完成合龙工程,全线贯通;于2008年5月1日通车运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枢纽,上跨杭州湾海域,南至宁波市庵东枢纽立交;线路全长36千米,桥梁总长35.7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杭州湾跨海大桥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同时,缩短了宁波市、舟山市与杭州湾北岸城市的距离,节约了运输时间,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减少了交通事故,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从而形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道效益,完善了周边区域的物流网络。
2023年12月,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将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将与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舟山高速公路金塘大桥相接,缩短长三角南翼与上海市、江苏省等地间的距离,便利杭州湾沿线群众高速出行。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杭州湾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中段的浙江省东北部及上海市东南的钱塘江江口外。杭州湾由西向东逐渐拓宽、加深,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喇叭口形海湾和世界著名的钱塘潮景观。环杭州湾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包括杭州、嘉兴市、湖州市、宁波市、绍兴市、舟山市等6个城市。因为杭州湾的存在,长江三角洲被分割成了南北两片,长三角的南翼城市群难以实质性形成,宁波成为陆上交通的末端。杭州湾沿岸的城市一直试图改变这种状况,用滚装船轮渡等设想也被列入国家的建设计划。
而宁波和上海市,一直以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接大上海,全面融入长三角,是几代宁波人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初,宁波提出了从交通末梢变交通枢纽的构想,在杭州湾架设一座跨海大桥,直接对接大上海,而且公铁一体,一步到位。宁波市采取的策略是,既然世界上还没有造这样规模跨海大桥的经验,那就先在学术范围内展开研究。
规划历程
1992年到1993年,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启动可行性研究,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全国两会上正式提出。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60亿元。建设工期五年左右,于2003年6月8日破土动工。杭州湾桥是一座“双跨”、“双百”的大桥,“双跨”——设计施工从20世纪跨入21世纪,使用年限从21世纪跨入22世纪;“双百”——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设计寿命达100年。这更是一座将载入世界桥梁史册的大桥,36公里的长度,将超过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桥、沙特的巴林道堤桥等天下跨海名桥。大桥建成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交通格局,将从V字形变为A字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地方民营企业为主体,投资超百亿的国家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共有17家省内民营企业凭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按照自己意愿,经过慎重决策而进行投资入股。
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建设跨越杭州湾的大桥。次年12月,杭州湾大桥举行招标会议,过招标确定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交通部三航院联合体承担本项目设计任务。2002年4月30日,中国国务院通过《杭州跨海通道》项目的立项问题;5月29日,中国国家计委正式下达立项批文。2003年1月,浙江省计委、交通厅联合主持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初步设计》进行预审;6月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举行奠基仪式;
建设历程
2000年10月2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引桥工程动工建设;11月14日,杭州湾跨海大桥主体工程动工兴建,同月2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引桥工程开工。2001年4月,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成立。2003年11月14日,杭州湾跨海大桥主桥部分顺利打下的第一根钢管桩。
次年3月,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2006年2月3日,杭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完成最后一根钢管桩沉放到位。
2007年1月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引桥完成建设;2月7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主塔封顶工程;3月27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最后一根钻孔灌注在海中平台匝道桥桩的施工建设工程;5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北岸引桥建设工程。6月1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南航道桥的合龙工程;6月13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北航道桥的合龙工程;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全桥段合龙工程,全线贯通。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运营。2010年12月,杭州湾跨海大桥配套工程海中平台“海天一洲”运营使用。2011年7月16日至17日,交通运输部组织国内17位桥梁专家对杭州湾跨海大桥进行竣工验收。通过一系列系统检查,杭州湾跨海大桥顺利通过验收,这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19年初,杭州湾跨海大桥启动智慧化提升改造工程。2022年9月,杭州湾跨海大桥实现智慧化改造,建成国内首座“数字孪生”跨海大桥。
2023年12月,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将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将与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舟山高速公路金塘大桥相接,缩短长三角南翼与上海市、江苏省等地间的距离,便利杭州湾沿线群众高速出行。同时,对完善中国高速公路和宁波舟山港集疏运网络、畅通宁波对外通道、促进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工程
整体布局
杭州湾跨海大桥分别由海中平台、南北航道孔桥、水中区引桥、滩涂区引桥、陆地区引桥,各座桥塔及各立交匝道组成,全桥路段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设计特色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平面为S形曲线,由北航道桥、南航道桥、引桥及海中平台组成;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设计理念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设计中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借助西湖苏堤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复杂的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设计成“长桥卧波”桥型。大桥在海面上有4个转折点,从空中鸟瞰,平面上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湾,线形优美,生动活泼。
设计参数
杭州湾跨海大桥线路全长36千米,其中桥梁总长35.7千米,其中,北航道桥采用(70+160+448+160+70)米跨径布置,南航道桥采用(100+160+318)米跨径布置;海中平台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其中平台房建筑面积为36617平方米,共6层;观光塔总建筑面积为5100平方米,共16层,建筑高度为145.6米。
参考资料:
桥梁结构
参考资料:
运行与服务
收费标准
杭州湾跨海大桥收费标准为:一类车80元每车次;二类车160元每车次;三类车240元每车次;四类车280元每车次;五类车320元每车次。
通行事项
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杭州湾海域,遇到恶劣天气将实施交通管制,或对全桥路段封道,限制车辆通行。
交通流量
截至2016年10月,杭州湾跨海大桥日均车流量3万余辆次。201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长假首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总车流量突破9.3万辆。截至2023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安全运营15周年,累计通行各类车辆超2亿辆。5月1日,大桥单日最高车流量达125698辆,刷新单日最高纪录,创大桥开通运营15年来新高。
照明系统
杭州湾跨海大桥照明系统由上万盏桥面和景观照明灯组成。景观照明包括南北航道桥、南北引桥及绕塔平台景观照明。其中航道桥景观照明包括索塔照明、斜拉索照明、梁底照明。索塔照明将南北三个索塔的轮廓打亮,充分体现大桥的雄伟和挺拔。南北引桥照明用250瓦投光灯将南北引桥的轮廓勾勒出来,体现了“银龙探海”的设计效果。
特色与价值
社会价值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缩短了宁波市、舟山市与杭州湾北岸城市的距离,节约了运输时间,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减少了交通事故,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从而形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道效益;同时,该桥改变了周边区域的交通网络布局,促进了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完善了周边区域的物流网络。
文化特色
2007年5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制作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主题的邮片,其邮片面印有杭州湾大桥的北航道桥图片,共计发行2300张。
2009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杭州湾跨海大桥》特种邮票,共1套2枚,所印的图案分别为大桥雄姿和海中平台,面值均为1.20元,规格为50×30毫米。
工程价值
大桥建设者们获得了250多项技术革新,取得了以9大核心技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成果,有6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项创新成果填补了世界建桥史的空白。
技术难点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运用到的技术有:
1、GPS 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技术;2、大直径超长钢管桩成套技术;3、大型预制构件成套技术;4、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及对策;5、灾害天气对大桥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建设难题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的建设难题及特点:
1、桥距工程量大。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主要工程实物量如混凝土耗用245万立方米,相当于再造8个国家大剧院,用钢量达到钢材82万吨,相当于再造7个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工程的总投资约138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内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大的桥梁。
2、建设条件复杂。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受水文、气象、地质等环境的影响大,主要表现为:风力大、潮差大、潮流急、冲刷深、腐蚀强、滩涂宽及浅层气,建设条件较为复杂,一年的有效工作日在180天左右。
3、科技含量高。复杂的建设条件对杭州湾大桥建设带来了种种困难和技术难题,如海洋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强潮急流条件下的架梁,宽滩涂下的主梁运架等,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因此,科技含量极高。
4、管理难度大。海上施工船舶多、作业点多、工程战线长;杭州湾跨海大桥跨宁波市、嘉兴市两地,海域管理各占一半,距离远,两地地方政策、施救力量调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自行筹措100多亿的建设资金;面临缺少跨海桥梁建设技术规范、施工设备、管理经验等难题。
技术创新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技术创新为:
1、总体设计方案立足于“工厂化、大型化和机械化”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案决定设计方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海上作业,充分利用了当代桥梁建设的先进技术手段,开创了跨海大桥建设的新模式,启动了我国跨海桥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制和开发。
2、创建连续运行的GPS工程参考站系统和过渡曲面拟合法,解决了中线贯通前海上工程测量问题。建立了适应海域长距离大范围的独立工程坐标系,考虑了地球曲率等对坐标系的影响,提高了施工放样精度。
3、建立了超长、超大和变壁厚钢管桩整桩制造自动化生产线;采用以高性能熔结环氧涂层为主和辅以阴极保护的新型防腐体系;采用大船、大锤和船载GPS系统的总对策,依靠先进和强大的装备,成功解决了强潮海域中钢管桩沉桩、施工安全和生产效率问题。
4、采用新型混凝土、温控技术和低应力张拉新工艺,基本解决了整孔预制箱梁早期开裂和耐久性问题。研制了吊重2500吨和吊重3000吨两条中心起吊运架一体吊船,解决了强潮海域箱梁运输、架设问题。
5、研制了技术先进、功能匹配的1600吨轮胎式搬运机、桁架结构提梁龙门吊、轮胎式运梁车、宽巷架桥机等施工设备,形成了箱梁预制、场内运输、提升上桥、梁上运输、架设一体化的施工工艺系统。
6、从整体结构的角度,对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定了耐久性设计、施工、质量监测评定与运营阶段维护的整套技术文件,并建立了耐久性长期监测系统。
科研成果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社会评价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让宁波市人“长江变通途”的梦想照进现实,“十二五”末宁波构筑了一环六射的高速公路网,“十四五”以来,我市交通部门围绕打造港口硬核力量,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紧扣公路建设网络化布局、项目化推进、工业化创新三大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公路网络,高速公路里程突破600公里,“五向十径”的高速公路网正加快铺开,“六纵九横”的国省道公路网正在快速形成,为浙江省全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评)
杭州湾跨海大桥使得各公路的流量分布更趋合理。由于以往杭州湾两岸的城市要互通交流,都必须借道通过沪杭甬高速,给该路段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作为交通枢纽的杭州,道路拥堵不堪。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大大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也给杭州分流一部分的过路车辆,缓解它的拥堵。(浙江在线 评)
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工程不仅促进了当地从交通末梢到交通枢纽的飞跃,更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和扩散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促进了苏浙沪经济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 评)
其他看点
海天一洲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航道桥以南约1.7KM的延伸处,距大桥南岸18KM,通过匝道桥与大桥主线连接,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点睛之作。
海天一洲东西长148米,南北宽99米,占海域面积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700平方米。整体建筑分为主体平台和观光塔两部分,其中主体平台高24米,共有6层,第1、2层为小型客车停车场,第3至6层为展示馆、购物、商住、餐饮、游览区。观光塔高145.6米,可乘高速电梯直达顶端球体观光,揽大桥雄姿和海天美景。
参考资料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意见的公告.澎湃新闻.2023-12-14
工程重要节点大事记.中国宁波网.2023-12-07
杭州湾大桥改变长三角交通格局,十年跨越开启城市新时代.浙江在线.2023-12-07
记者体验杭甬高速复线 宁波段一期.宁波晚报.2023-12-14
当年的敢想敢干 才有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晚报.2023-12-07
杭州湾跨海大桥5月1日通车 前期将实行车辆限制.中国新闻网.2023-12-08
杭州湾跨海大桥点睛之作“海天一洲”19日对外试营业.杭州网.2023-12-08
杭州湾跨海大桥高分通过竣工验收.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2023-12-07
杭州湾跨海大桥争当交通数字化改革“先行军”.中国宁波网.2023-12-07
杭州湾跨海大桥16层观光塔开建 似展翅雄鹰(图).中国新闻网.2023-12-10
杭州湾跨海大桥恢复收费标准 一类车通行费恢复80元.中国新闻网.2023-12-07
浙江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年首次因冰雪封道.中国新闻网.2023-12-07
台风风力达9级杭州湾大桥将封闭 气象设备随时监控.中国新闻网.2023-12-07
每分钟20辆车驶过 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行量今达到1亿车次.中国宁波网.2023-12-07
每秒1辆车!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行能力再创历史新高.浙江新闻官网.2023-12-10
杭州湾跨海大桥 累计通行车辆超2亿.慈溪新闻网.2023-12-07
杭州湾跨海大桥:流光溢彩显雄姿.中国政府网.2023-12-16
杭州湾跨海大桥亮起来了.浙江工人日报.2023-12-16
国家邮政局近期发行《杭州湾跨海大桥》特种邮票.中国政府网.2023-12-07
杭州湾跨海大桥:解读“世界之最”的三大创新.中国新闻网.2023-12-07
“海上长虹”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起点.华西都市网.2023-12-07
杭州湾跨海大桥.浙江在线.2023-12-07
杭州湾跨海大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1-04-22
杭州湾大桥工程施工测量控制项目获“优秀测绘工程奖”金奖.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2023-12-07
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人民网.2019-12-04
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钱江潮也拿到大奖.杭州网.2023-12-10
杭州湾跨海大桥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宁波网.2023-1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2007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21-07-14
“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出炉-搜狐新闻.搜狐网.2021-07-14
世界12大奇迹桥梁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榜_新浪旅游_新浪网.新浪网.2021-07-14
当好交通主力军 建设共富先行路.宁波日报.2023-12-14
大桥飞渡 逐梦前行.浙江新闻频道.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