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芒(Herbert A.Mang),1942年1月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一位在结构工程和计算力学领域享有国际盛誉的学者。他在1970年和1974年分别在奥地利和美国获得博士学位。赫伯特·芒与Gallagher教授共同揭示了杂交位移法的数值不稳定性,并在边界元法、多场与多尺度方法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他是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多个国际科学院的院士或外籍院士,并在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担任教授。

人物经历

赫伯特·芒的教育和职业生涯始于维也纳工业大学,他在1967年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并于1970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他在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担任讲师和助理研究员。

1979年起,他在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担任教授,并在1991年至1994年间担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1992年,赫伯特·芒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并在1994年至1995年间担任副校长。他还曾在1995年至2003年间担任奥地利科学院秘书长,并在2003年至2006年间担任院长。

1998年,当选为斯洛伐克工程科学院院士。

2000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捷克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8年,当选为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9年,当选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当选为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任同济大学RPGE讲座教授。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

2017年,他成为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教授。

主要成就

赫伯特·芒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显著贡献。

他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联合国特派专家来华,讲授“有限元法”,并在中国20多地开设百余场学术讲座,直接受益学者、工程师超万人。他与中国联合培养了28名博士和100余名访问学者,其中一些已成为学术领军人才。

2007年,他推动了同济大学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合作共建的“中奥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中心”,促进了中奥两国科学家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为了表彰赫伯特·芒对科学事业的贡献,2004年,奥地利联邦政府将第17460号行星命名为“Mang”。此外,他还获得了多项国际和国内的荣誉和奖项,包括威廉埃克斯纳奖章、科学与艺术荣誉十字勋章(一等)、纽马克奖等。

社会职务

赫伯特·芒先后兼任应用数学与力学协会等十多个国际学会的执行理事或理事及40余部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在20世纪80年代,赫伯特·芒以联合国特派专家的身份来到中国工作,并讲授“有限元法”。

平台建设

2007年10月,在赫伯特·芒的直接推动之下,由同济大学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合作共建的“中奥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中心”于同济大学成立。在此后的10余年里,凭借这一中奥合作研究的平台,同济大学、维也纳工业大学等两国的科学家学术交流频繁,师生互访、学术研讨、合作科研、联合培养人才,合作持续深化。

培养成果

截至2020年1月,赫伯特·芒同中国联合培养出了28名博士以及100余名访问学者,其中部分人已经成长为学术领军人才。

讲学讲座

截至2020年1月,赫伯特·芒已经在20多个中国地区举办了百余场学术讲座,直接受益的学者和工程师超万人。

人物评价

赫伯特·芒在科学界和工程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被誉为计算力学领域泰斗级学者。他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及中外科技合作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推动中奥双边和国际多边科技合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丨 铁路纵横,连四方,聚人心 .微信公众平台.2024-07-31

Herbert Mang.tuwien.2024-07-31

土木名家讲坛(2018年第3期).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2024-07-31

赫伯特·芒.中国网.2024-07-31

世界工程技术的未来在中国——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赫伯特·芒教授 .中国科技网.2024-07-31

国家级人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07-31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 40年前就以联合国特派专家身份来华工作,同济洋教授摘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文汇网.2024-07-31

综合报告五十八:赫伯特 · 芒教授谈"The Buckling Sphere——A Symbiosis of Mechanics and Geometry".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2024-07-31

Geometria et mechanica quam bene convenient.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