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波兰学派

波兰学派

波兰学派是指西方影评界对波兰电影的一种称呼,这些电影通常表现出对现有制度的批判态度。

影响发展

1956年3月,扬·科特在《神话与真实》一文中批评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随后,电影导演亚历山大·福特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波兰电影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美化现实的行为。在这种理论背景下,一些波兰导演开始拍摄风格沉重、主题消极的作品,他们着重描绘了波兰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人类性格中的缺陷。这些作品受到了西方评论界的高度赞扬,其中包括安杰·蒙克的《英雄》(1957)、安杰·瓦依达的《灰烬与钻石》(1958)等。同时,波兰纪录片领域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黑派”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同样带有明显的反体制色彩。然而,随着波兰政府加强对电影行业的管控,这种反体制的趋势在60年代初期逐渐减弱。1963年,安杰·蒙克逝世,亚历山大·福特则在1968年移民至以色列。此外,安杰·瓦依达等人也开始频繁前往西方国家拍摄电影,这些事件都标志着“波兰学派”的影响力逐渐消退。

参考资料

钢琴学派发展历程以及相关代表人物.知乎专栏.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