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宜福,字鞠坡,福建永定区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登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爱新觉罗·旻宁《永定县志》主纂。他的文章博雅,邑中碑铭、篆刻,多出其手。著有《木屑编》行世。

人物经历

巫宜福在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1795年)成为举人爱新觉罗·颙琰二十四年己卯(1819年)恩科进士,陈沆榜殿试二甲第53名,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并在国史馆任纂修。他是永定县明清两代殿试二甲得授翰林院编修的仅3人之一。

在供职一年后,巫宜福坚拒了吏部侍郎桂某、郎中狐某的勒索,愤而作《感事》诗一首。一年后,诗句为桂、狐获悉,桂大怒,即以宜福和他的弟弟巫宜楔(也是翰林,时任户部主事)同在朝为官,宜一人事君,一人回乡事亲,庶几“忠孝两全”为由,奏准将宜福遣回家乡。宜福从此绝意仕途,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4年)弃官隐居大溪,漫游各地。

道光十年(1830年),知县方履钱创议重修《永定县志》。仰宜福文名,特聘为总编纂。不到一年就将旧志修订完成,删削中参考作用不大的冗长部分,增入明代赋役资料“以验时政”,又将人物传记重新分类并予增补。后人对其修订评议为“深合史例,具征远识”,与王见川编撰的乾隆《永定县志》同为《永定县志》中的上乘之作。

参考资料

闽西历史人物研究【51】巫宜福:热心桑梓、以联名世的“翰林公”.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6

岩城话廉•闽西清廉故事辑丨巫宜福:才高正直 佳话千秋.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