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乌拉嘎国家矿山公园是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的首批全国28个国家矿山公园之一,坐落于嘉荫县乌拉嘎镇境内,总面积155.78平方公里。公园内,矿业及地质遗迹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着举世罕见的稀有地质遗迹景观——大型斑岩型金矿和晚白垩纪恐龙埋葬群,还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草原与沼泽湿地景观、民俗风情野营景观、鄂伦春族民族风情园、人文景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科研、科普及旅游观赏价值。
简介
乌拉嘎国家矿山公园位于嘉荫县南部的乌拉嘎岩金矿与平顶山市金矿之间,地处小兴安岭东段北麓,沿乌拉嘎河谷展布,面积155.78平方公里,由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组成,最高峰海拔527米,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矿山公园经多期的构造运动与岩浆活动及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了乌拉嘎大型的斑岩型金矿和晚白垩纪恐龙埋葬群遗迹,属世界罕见的珍稀遗迹。乌拉嘎岩金矿床蚀变清楚,构造控矿明显,矿床特征典型,在矿床发现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
据记载,自清末以来,这里就有沙金开采活动,矿业活动历史比较悠久,园内的乌拉嘎岩金矿,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露天开采黄金矿,于1968年正式开采,开发建设四十多年来,为国家开采黄金40余吨,累计产值达60多亿元。与此同时,矿山建设和生产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对此,近年来,嘉荫县加强了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并通过土地复垦再利用、河道疏通、植被恢复等一系列措施,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有了长足发展。
现状
2007年10月22日,乌拉嘎国家矿山公园正式揭牌开园,公园内原有的矿产地质遗迹、矿业开发史籍、矿业生产遗址、矿业活动遗迹、矿业制品、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矿业遗迹和乌拉嘎恐龙埋葬群遗迹、晚白垩纪地层剖面、乌拉嘎硅化木群、乌拉嘎沼泽湿地等都得到了完整的保护并融入公园景观。
公园内山势平缓,森林茂密,山间溪谷湿地发育,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矿产资源丰富。保存有清末民初、日伪时期和建国后的各时期沙金开采遗址。
如今,一个集矿业遗迹、地质遗迹、自然山水与原始森林生态及鄂伦春族民族风情等景观于一体的国家矿山公园,已成为科普教育和矿山旅游的理想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