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博物馆是在原扶余县展览馆的基础上1984年改为扶余县博物馆。1995年区县划分时,又把博物馆整体划归扶余县管理。现在宁江区异地办公。馆舍主体建筑为平面式山字形砖木结构,正面入口处为柱廊式二层楼大厅,大厅两侧各有两个展厅。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54平方米。基本陈列有扶余国地区历史文物陈列,展品427件均为本地出土的历史文物。

简介

扶余市博物馆是中国地方性民族民俗博物馆,位于松原市长宁南街。陈列厅陈列着民俗文物。其中有生产工具、餐具、家具、服装、鞋帽、装饰品、书籍、书法、民间乐器和娱乐用具。

背景资料

扶余市博物馆, 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长宁南街21号。扶余市博物馆1984年成立,其前身为扶余市博物馆。馆舍主体建筑为平面式山字形砖木结构,正面入口处为柱廊式二层楼大厅,大厅两侧各有两个展厅。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54平方米。

基本陈列有“扶余国地方历史文物陈列”,展品427件,皆为本地出土的历史文物。其中以辽金文物和明清瓷器居多。

馆藏文物

截至2019年,扶余市博物馆藏品数量7,548件(套),珍贵文物35件(套)。

详细介绍

博物馆现座落在宁江区长宁南街文化艺术综合楼内办公,建筑面积600平方米。2001年,因松原市城市建设需要,把博物馆原临街房无偿拆除。经县政府、文化局同意,博物馆只好租房进行办公,一间做库房,一间为值宿室和办公室。在此同时,县政府、文化局又与宁江区文体局达成协议,宁江区文体局负责在原博物馆址建新楼,博物馆回迁1—4楼。

博物馆现在职工11人,其中退休3人,辖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年县财政拨款14万元工资。有省博物馆学会会员3人,省考古学会会员6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3人。馆藏文物7000余件(包括铜钱),其中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骨化石等等。有上至二万多年前的古动物化石,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有战国至汉代省内少见的红衣陶壶,有全国罕见的辽代钱币及辽金铜镜、官印,还有省内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较多的元明清瓷器。前些年,曾举办过《扶余地方出土文物展览》和其它展览50余个。近几年,我们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多次下乡检查文物保护单位及宣传活动。我们还在县内繁华地段进行了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两千余份,并在县电视台进行播放。

馆内业务人员技术力量较强,近些年,曾在国家级刊物《考古》、《文物》、《中国钱币》、《中国文物报》。省级刊物《博物馆研究》、《北方文物》、 《吉林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还有的在省考古学会、博物学上获优秀论文二等奖优秀奖

现在,扶余市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动作,在扶余县城新建一座五十年不落后的,科技先进的现代博物馆。

参考资料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