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举证是指在民事诉讼法过程中,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支持。这一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此外,法律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如当事人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或法院认为必要时,法院可以进行调查取证。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其主张有举证责任,当其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或法院认为审理案件所需时,法院应负责调查收集。
- 法院应依照法定程序,全面且客观地审查核实所有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若干规定》
- 审判长在法庭调查阶段应告知当事人重点在于双方争议的事实,并强调当事人对自身主张及反驳对方主张均须提供相应证据或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起诉方或反诉方应提交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关证据材料。
- 当事人应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或反驳对方诉求的事实提供证据支持,否则可能面临不利后果。
参考资料
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一般由谁承担?.律图.2024-10-26
有关民事诉讼当事人举证责任的16个关键问题 .网易.2024-11-22
巴小槌口袋学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澎湃新闻客户端.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