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十分丰富。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故肠内细菌及病毒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进入回盲部淋巴结,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胃肠炎(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炎症性肠病和淋巴瘤;病毒感染最常见,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acute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该病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可通过超声显示有腹部淋巴结(直径\u003e8mm)而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采用支持治疗,包括疼痛治疗和充分补液。
一项病例系列研究纳入70例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的儿童,通过超声、临床病程观察或手术,有16%的患儿最终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921年Brennemann首先报告该病,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亦称为Brennemann综合征。
病因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十分丰富。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故肠内细菌及病毒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进入回盲部淋巴结,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胃肠炎(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炎症性肠病和淋巴瘤;病毒感染最常见。也有报道称沙门菌感染亦可引起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流行病学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一项病例系列研究纳入70例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的儿童,通过超声、临床病程观察或手术,有16%的患儿最终诊断为肠系膜慢性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该病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腹痛可在任何部位,但因病变主要侵及末端回肠的一组淋巴结,故以右下腹痛常见,腹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在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较好。压痛部位靠近中线或偏高,无固定位置,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偶可在右下腹部及具有压痛的小结节样肿物,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病理表现为淋巴结增生、水肿、充血,但培养常为阴性。起病后免疫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检查诊断
根据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结合B超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进行诊断。超声检查可探及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部淋巴结(直径\u003e8mm)即可诊断。此外,血清学检查对一些病原菌的诊断有帮助,如感染耶尔森菌后血清抗体显著升高,其凝集素滴度增高,1:40有诊断价值。在伴有脓毒血症的患者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应行血培养。还可取患者淋巴结或受累的组织培养以分离致病菌。
鉴别诊断
阑尾炎
阑尾炎是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典型的临床表现开始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后向右下腹部转移,逐渐加重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先腹痛后发热,而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发热先于腹痛,体检可发现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超声检查或 CT扫描可探及肿大的阑尾。
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疼痛多呈持续性、或剧烈的阵发性绞痛,体位变动或呼吸时可加重,常伴有恶心、呕吐。体检可发现右上腹部或上腹部压痛,常伴有肌紧张或反跳痛、Murphy征阳性;实验室检查显示免疫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转氨酶升高,B超、CT或MRI检查可鉴别。
肠套叠
肠套叠多发生在3个月至6岁小儿,为阵发性哭闹、恶心、呕吐,无肛门排气或排果酱样黏液血便,多数病例右上腹触及腊肠样肿块。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腹腔内同心圆样或靶环状肿块图像。
其他
治疗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自限性疾病,单就腹腔淋巴结肿大本身而言,无需应用抗生素;但对于细菌感染导致的肠系膜慢性淋巴结炎可以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若出现严重或有败血症征象时),选择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抗生素可选择头孢菌素类、甲硝唑、大环内酯类等。由病毒所致者应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等。平均疗程7~10 天,根据临床表现可持续至2~3周。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炎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待感染控制后超声检查复查淋巴结变化,绝大多数情况下,肠系膜淋巴结变小或恢复正常,甚至消失。若右下腹包块较大,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诊断不明确、难以排除其他急腹症时,可考虑剖腹探查手术。
预后
肠系膜慢性淋巴结炎患儿出现的腹痛通常在1~4周内消退;但许多患儿的症状可最长持续10周。长时间存在症状的患儿,或者出现体重减轻或其他全身性症状的患儿,可能需要评估炎症性肠病、结核病或恶性肿瘤。
历史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常以腹痛或急腹症就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为病因没有阐明,故也叫作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921年Brennemann首先报告该病,故亦称为Brennemann综合征。
参考资料
【科普】儿童腹痛的罪魁祸首之一--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岳阳市妇幼保健院.2024-01-26
儿童及青少年急性腹痛的病因.UptoDate临床顾问.2024-01-26
ICD-10 Version:2019.icd.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