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毛蓝刺头(学名:Echinops dissectus Kitag.)是小菊科组蓝刺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林缘、多石向阳山坡、湿草地及河畔,海拔1530-1750米。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植物特征

褐毛蓝刺头高30-90厘米。茎直立,单生,基部有残存的纤维状撕裂的褐色叶柄,不分枝或上部有短分枝,中部以下被多数褐色的多细胞长节毛及稀疏的贴伏的蛛丝毛,中上部被较多的贴伏的蛛丝毛及少数的褐色多细胞长节毛,接复头状花序下部灰色,被稠密或密厚的蛛丝状绵毛,有时褐色的多细胞长节毛可达于复头状花序之下。基生叶及中下部茎叶有短柄,全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5-13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或几全裂,一回侧裂片椭圆形或披针形,6-10对,中部裂片较大,向上向下裂片渐小,二回为半裂或浅裂,二回裂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刺齿或针刺状缘毛,顶端针刺状渐尖,或二回裂片为三角形刺齿状。上部茎叶与基生叶及中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接复头状花序下部的叶羽裂,无柄,基部扩大抱茎。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或被稀疏蛛丝毛,下面灰白色或白色,被密厚或稠密的蛛丝状绵毛,沿中脉常有褐色多细胞长节毛。复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茎生少数(2-3个)复头状花序,直径4-6厘米。头状花序1.7-2厘米。基毛白色,不等长,扁毛状,长8-10毫米,几为总苞长度之半。总苞片16-19个。外层苞片线状倒披针形,与基毛近等长,上部椭圆形扩大,褐色,边缘长缘毛,顶端软骨质长渐尖,爪部有缘毛,缘毛长达3毫米;中层苞片倒披针形或倒披针状长椭圆形,自最宽处向上突然收窄成芒刺状渐尖,边缘长缘毛;内层苞片长椭圆形,下部有时粘合,顶端芒刺裂或芒状片裂,但中间的芒裂较长。全部苞片外面无毛。小花蓝色,花冠深5裂,花冠管全长被腺点,上部有时有白色的极稀疏的短柔毛。瘦果倒圆锥形,长6毫米,被稠密的顺向贴伏的黄色长直毛,遮盖冠毛。冠毛量杯状,长1.2毫米。冠毛膜片线形,边缘糙毛状,下部结合。花果期7-8月。

分布范围

褐毛蓝刺头分布于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河北省山东省(北部),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地区及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辽宁。

别名

老虎球(河北)。

物种区别

褐毛蓝刺头与其他蓝刺头属植物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例如,截叶蓝刺头(Echinops coriophyllus Shih)是多年生草本,高45厘米,茎单生,自中部以下分枝,分枝长,斜升,全部茎枝被稀疏的蛛丝毛,全株有密集的叶。而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i Turcz.)是一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常单一,稀分枝,稍具纵沟棱,无毛或疏被腺毛。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的蓝刺头属植物。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