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是上海理工大学的二级学院,前身是1979年中国最早成立的系统工程系和系统工程研究所。2018年5月2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正式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的国际认证。2020年12月,学院成为EFMD正式会员。2021年12月,学院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责任管理教育原则”。
赵来军任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任管理学院名誉院长、院务委员会主任。
截至2023年,学院共有教职员工302人,专任教师(含博士后)243人;下设10个系、12个本科专业和2个中心。
历史沿革
1979年,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前身系统工程系和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出席了成立大会。
1988年,在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沪江大学城中区商学院基础上成立商学院。
1992年5月,系统工程系和系统工程研究所合并成立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院。
1997年,商学院与原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管理系合并。
1999年5月,更名为管理学院。
2000年,成立信息管理研究所。
2004年,原上海健康医学院管理系划归管理学院。
2006年1月,与商学院、MBA教育管理中心重组成立新的管理学院。
2009年,学院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系统分析与集成”两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2015年,学院系统科学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原学科。
2016年,学院获批“十三五”上海民政科研基地。
2018年,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正式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的国际认证。
2020年12月,学院成为EFMD正式会员。
2021年12月,学院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责任管理教育原则”(The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Management Education,简称PRME),成为中国(含港澳台地区)第28所签署高校。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建有区域规划与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所、信息管理研究所、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院、企业创新能力研究中心、超网络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机械工业会计审计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截至2012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近三年学院共承担了20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另外国家级项目9项,教育部、商务部等项目29项。共撰写论文2000多篇,其中,A类400多篇、B类600多篇;专著、编著、译著140多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上海市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系统分析与集成”项目各1项。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申请立项国家级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各类科研项目到款数共计689.7898万元;完成发明专利2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学院共发表论文631篇,其中A类129篇,B类486篇;全年检索的2015年发表的高级别论文SCIE36篇,SSCI7篇,其中SCIE二区论文12篇,SCIE三区论文13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10个系、12个本科专业和2个中心。
学科建设
截止2023年11月24日,学院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其中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上海市高水平学科,应用经济学(经济系统运行与控制)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系统科学”排名第3,“管理科学与工程”排名第19。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系统科学”取得历史性突破,进入国家第一梯队,“管理科学与工程”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国际商务硕士、金融硕士、会计硕士、税务硕士、交通运输硕士、工业工程与管理、项目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经济系统运行与控制)
上海高校学位点培优培育学科:税务硕士
师资规模
截止2023年11月24日,学院有教职工302人,专任教师(含博士后)243人,其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委员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1人,王宽诚育才奖1人,机械部跨世纪人才学术带头人2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上海市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上海领军(海外)1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计划6人,上海市教育系统首届科研新星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5人,上海市育才奖3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人、上海市晨光计划2人、上海市扬帆计划6人,上海市超级博士后3人,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2人。全院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35人,副高级职称101人,具有博士学位229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陈斌
教学建设
截至2012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
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经济管理类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
上海市精品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管理会计
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基础会计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有1个本科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肯顿商学院、澳大利亚柯廷大学、新加坡管理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邀请大量外籍教师来院为合作办学项目授课和讲学,选派大量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接收了来自瑞典、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国际交流生百余人来院学习。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现有1个本科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肯顿商学院、澳大利亚柯廷大学、新加坡管理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邀请大量外籍教师来院为合作办学项目授课和讲学,选派大量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接收了来自瑞典、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国际交流生百余人来院学习。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教育系统工程、上海市系统工程学会、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负责单位。
学校文化
形象标识
院徽以深蓝色盾牌为背景,划分了四个区域,最上面为学院英文名称,左侧为“管”字,右侧分为一本书和地球仪两个区域。
愿景使命
愿景
成为中国位居前列的管理学院。
To become the leading business school in China.
使命
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使其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学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推动上海市、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和参与社会服务创造管理学知识,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传授知识。
开展多学科学术研究,推进塑造先进的组织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通过创新思维推动经济发展。
核心价值
责任 融合 创新 卓越
领导团队
赵来军(院长):主持学院全面行政工作
马静波(党委书记):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
张 峥(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培养工作
何建佳(副院长):分管国际化建设、科研、实验室工作
赵 靖(副院长):分管本科生培养工作,协助院长管理学科建设工作
蒲莹莹(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宣传和校友工作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23-12-07
学院简介.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24-01-06
机构设置.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24-01-06
管理学院学科综述.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24-01-06
薛禹胜院士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24-01-06
愿景使命.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23-12-29
领导团队.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