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靖王墓是明代帝王等级墓葬,位于湖北省钟祥市九里回族乡三岔河村四组皇城湾。郢靖王墓的封土堆呈椭圆形,高约8米,东西长46米,南北宽35米,周长120米。经发掘,墓室入口处的石门呈倒“品”字型结构,由三块巨石组成郢靖王墓墓室地宫为砖室结构,是在凿岩坑后用砖石以灰浆砌筑而成,十分坚固。玄宫内部为三主室二配室。三个主室即前、中、后三室,在中室的左右各有一个配室。后室中部偏北位置放置朱栋及王妃棺的宝床。其墓域建筑主要有享殿7间,东西厢10间,神厨5间,宰牲房3间,鼓楼1座,碑亭1座,棂星门3间,券门3间,红墙周围127丈,内官住宅1所,围墓田地11顷7亩4分5厘2毫。

考古人员重点对郢靖王墓墓前的享殿遗址进行了发掘。依据文献记载,在享殿所在部位布设了八个探方。可惜享殿地上部分早已无存,地下部分也遭严重破坏,仅发现三个保存较好的青石柱础和部分地埙方砖。不过通过此次发掘,明确了墓葬地宫在封土中的方向与位置。郢靖王主墓室出土文物成果丰硕,共发掘出400余件文物,其中珍贵文物100多件,在主墓室和东西壁龛发现一批金器、玉器、瓷器和漆器。其中,青花瓷、金簪、金粉盒等6件文物初步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印有“龙凤”图案的青花瓷更是填补了湖北省考古空白。

墓志记载了郢靖王的生平,可以和文献记载互证,有补史和证史作用。墓室内随葬金器、银器、铜器、瓷器、漆木器、玉石器等,其中的青花龙纹梅瓶、青花“四爱图”梅瓶尤为精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墓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明代王陵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22年1月,郢靖王墓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墓主背景

朱栋朱栋出生于1388年,这一年是明洪武二十一年,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里的第二十四子,母亲是惠妃刘氏。在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朱栋被册封为郢王。为了提升郢王的地位,洪武二十五年九月七日,朝廷在已经有安陆卫的情况下,专门为郢王设立了安陆中护卫,归郢王直接管理。这支亲军护卫下面设有三个千户所,一共有3360人。

后来,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了皇位,在永乐三年十一月二日,为了显示自已对宗室的亲近,他把营国威秦襄公郭英的女儿册封为郢王妃。一直到永乐六年六月,朱栋年满20岁的时候,才前往分封的安陆州就藩。太祖的皇七子齐王朱榑因为图谋不轨,在永乐四年被废为庶民,不再算在皇子序列里了,所以郢靖王的墓志铭里才会说“王讳栋,太祖高皇帝第二十三子也”。明人郑晓在笔记著作《今言》里,还是把郢靖王列为高皇帝的第二十四子,《明史》也是这么记载的。郢王妃是营国威襄公郭英之女,她被朱棣册封为郢王妃后,便随郢王前往安陆州就藩,与郢王共同生活,见证了郢王在安陆的藩王生涯。

郢靖王,天性贤孝,尊敬亲人,重视朋友。在《兴都志》卷七中有相关记载,郢王一直对母亲皇惠妃刘氏十分挂念,考虑到母亲长期不能在身边侍奉赡养,而皇妃又不能出宫让他奉养,于是他上奏朝廷,将母亲的兄长,也就是自已的舅舅散骑舍人刘敬从南京接到了钟祥。不仅如此,郢王还分出自已的一部分田地给舅舅,并且赐给他宅第。在闲暇之时,郢王会带领王府中的官员前往舅舅家中,邀请儒臣吟诗作赋,之后还亲自为这些诗赋作序。

永乐九年闰十二月二十七日,郢靖王前往南京去拜见他的皇兄成祖朱棣。到了之后,成祖朱棣在中和殿设宴招待他。

永乐十二年(1414年)岁次甲午十一月一日,郢王不幸去世,年仅27岁。成祖皇帝念及骨肉亲情,悲痛万分,为此辍朝十五日。同时,成祖皇帝诏令相关部门按照礼仪操办郢王的丧葬事宜,并赐谥号为“靖”,因此郢王也被称作郢靖王。永乐十三年四月初六日,郢靖王被安葬在封国内的宝鹤山(今九里乡三岔河村皇城湾)。后来,郢王妃郭氏去世后,也与郢靖王合葬于此。。

开发保护

1937年,郢靖王墓遭受了重大的破坏。侵华日军对其进行破坏,墓内原本宏伟的地面建筑,如建有红城墙一百二十七丈、大殿七间、各类厢房三十座等,在日军的破坏下损毁殆尽。

新中国建立后,各级政府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1964年该墓被列为钟祥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部门长年派人看守。1999年以来,文物犯罪分子利益熏心,先后7次对郢靖王墓实施疯狂炸盗(未遂),盗洞最深达八米,地宫受损严重。去年11月,省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对郢靖王墓考察和试掘表明:郢靖王朱栋墓茔园除墓冢、碑亭、券门及北部主要建筑基础保存基本完好,其它建筑如神道、钟楼、棂星门等已荡然无存。

2005年11月19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同意对钟祥郢靖王墓进行考古发掘的批复》。考古工作队发掘工作从2005年11月下旬正式启动,2006年元月上旬现场发掘结束,历时40余天。考古专家院文清教授介绍,郢靖王墓的挖掘难度大、历时长,不仅墓道中掺杂乱石,夯实牢固,在接近墓门时,还遭遇坚固的封门石。为确保墓室和文物不受损伤,考古专家多次调整发掘方案,谨慎作业。发掘现场这两天下起了小雨,工作人员采取了应急防水措施,将墓葬封土堆被盖上了塑料薄膜,整个墓道用帆布搭建了一个人字形工棚,考古人员在墓室里进行紧张清理。郢靖王墓虽然被多次盗挖,但都没有得手,墓内比较干燥,没有地下水,墓室存放的八件珍贵的瓷器,有青花瓷、青瓷和青白瓷,每件至少价值一千万元人民币。在棺床上发现大量金器和玉器,墓室内还有两个壁龛,上面有铅质和金质的冥器等一批珍贵文物。

朱栋主墓室先后出土文物4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00多件,在主墓室和东西壁龛相继发现了一批珍贵的金器、玉器、瓷器和漆器。其中的青花瓷、金簪、金粉盒等6件文物被初步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当地相关部门按照上级文物部门要求,可能会逐步推进郢靖王墓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古墓的长期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位置境域

郢靖王墓东、西、北三面环山,茂林森森,呈“青龙、白虎、玄武”环抱之势南面地势开阔,溪水环绕,整个陵园风水极佳。陵园方位呈南北向,地势北高南低,渐次延伸,总面积约36000平方米。陵园建筑布局为中轴对称式,主要建筑有墓家、沈阳昭陵隆恩殿、东西厢房、内官住宅、券门、碑亭、陵西水塘、陵户住地,以及东北和西北部分荃城及围墙。墓葬封土堆呈椭圆形,其上杂树丛生,高8米、东西长40、南北宽20、周长120米。

布局结构

该墓是朱栋朱栋与王妃的合葬墓,有其独特的葬制、葬俗。在墓门前发现了墓志铭及硕大的堵门石。墓志铭一合,碑铭外用上下扁铁箍住。碑盖为篆字“郢靖王墓”,四周有平雕纹饰,上为“龙凤”并列纹,左右下为“龙”纹。碑首出现龙凤并列纹饰,应与墓中郢靖王同王妃合葬的特殊状况有关。碑铭所载内容与史料记载相同。

墓门外是用3块巨大的青石板密封着墓门。巨石重达数吨,巨石上部有铸铁件固定,四周缝隙用生石灰掺合糯米浆灌注。这种封堵形制也是迄今为止的首次发现。堵门石后为拱型门,门用砖封堵。封门砖用石灰掺合糯米浆砌筑。逐层清除了封堵墓门的砖石后,发现墓门为2扇厚实的朱红色石门。

墓室内分为前室、中室、东耳室、西耳室、后室。前室为长方形,长6.32米,宽2.84米,高3.85米,券顶。前室东侧随葬有成组的木俑,多已腐朽,仅能辨识其痕迹。

中室亦为长方形,长5.6米,宽2.94米,高3.85米,券顶。从中室残留物及痕迹判断中室主要放置木箱,箱内物品皆已腐烂。中室东、西边各有一耳室。东、西耳室皆为长方形,长4.32米,宽3.28米,高3.65米,券顶。东、西耳室内各摆放有3具红漆木棺,均已腐朽,可辨痕迹。发现殉葬6人,从残留的牙齿判断,殉葬者皆为未成年人。这种人殉现象在湖北明代藩王墓中较为罕见。随葬品有金、银、陶、瓷、铜、玉等质地器物。

后室较为宽大,长6米,宽5.6米,高4.44米,券顶。后室中部为棺床,棺床长3.52米,宽3.2米,高0.35米。棺床上东、西各放置木棺一具,中间部置有木箱。棺木已腐朽,但从随葬品的放置可以分辨位置,李侃棺木位于东边,王妃的棺木位于西边。王妃的棺木位置处随葬有较多的金器。在郢王棺木和王妃棺木前端棺床下方,分别放置有青花龙纹梅瓶和青花四爱图梅瓶。其后室东、西墙上有壁龛。龛内放置有玉、锡、鎏金锡、铜、铁、漆树酸等质地器物。

墓内随葬品也较为丰富。随葬品有金、银、玉、铜、铁、铅锡、瓷、陶、漆木等器物200余件。其中发现于主棺床前的青花龙纹梅瓶和青花四爱图纹梅瓶尤为珍贵。郢靖王墓的发掘,对于明代旱期藩王墓的埋葬制度、习俗及明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出土文物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红星曾透露,郢靖王墓虽历经多次盗挖,却始终安然无恙。墓内环境干燥,不见地下水的踪迹,这为文物的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墓室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八件极为珍贵的瓷器,包含青花瓷、青瓷以及青白瓷,据估测,每件瓷器价值至少达一千万元人民币。棺床上大量金器与玉器熠熠生辉,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准。此外,墓室内的两个壁龛里,还有铅质和金质的冥器。

现场考古专家院文清教授表示,郢靖王墓的挖掘工作困难重重、耗时长久。墓道中掺杂着乱石,夯实得极为牢固,在接近墓门时,又碰上了坚固的封门石。为了确保墓室和文物不受到丝毫损伤,考古专家们多次研讨并调整发掘方案,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谨慎作业。发掘期间,恰逢两天下起小雨,工作人员迅速采取应急防水措施,给墓葬封土堆盖上塑料薄膜,还在整个墓道用帆布搭建了人字形工棚,考古人员则在墓室里争分夺秒地进行清理工作。

位于钟祥市朱栋主墓室出土成果丰硕,共出土文物4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就有100多件。在主墓室和东西壁龛,相继出土了一批金器、玉器、瓷器和漆器。其中,青花瓷、金簪、金粉盒等6件文物被初步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印有“龙凤”图案的青花瓷更是填补了湖北省考古领域的空白。

院文清教授还提到,在墓内的中室和后室发现了10余个已经腐烂的箱子,据推测,箱内原本装的可能是丝织品和字画等物品。可惜的是,由于墓内进水最深达两米,箱内文物全部腐烂,已无迹可寻。尽管此次发掘发现的文物数量未达预期,但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意义非凡。郢靖王墓的考古发掘,不仅为研究明代的文物、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更让我们对明代早期的丧葬制度和社会风气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荆州:郢靖王墓. 凤凰湖北综合.2025-01-29

探索·发现:钟祥明王陵发掘记.豆瓣.2025-01-31

“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公布.“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公布.2025-01-29

因7年遭7次盗挖 文物部门昨开始发掘明代郢靖王墓.新浪网.2025-02-01

首次!一城两件“国宝级”元青花梅瓶,跨越700年相聚了!.长江网.2025-02-01

对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3号议案的答复.钟祥市人民政府.2025-01-31